——破人生“虚无”之雾,见人生“五和”之光

当下“人生没有意义”的说辞并非全无来由,它往往是现代人在快节奏及高压力下,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及自然联结弱化甚至断裂后的一种不快乐的“情感休克”。实则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气与家庭和美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乐之“五和”,可谓是照亮迷雾、让人们重归人生意义之岸的五座灯塔。这“五和”并非割裂的个体,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人生意义的坚实基座与快乐之源。


王立祥:人生快乐“五和”环

一、与自己和解:身心合一之乐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是一切快乐的起点。无法与自己和解,内心便永是战场。

· 中华智慧:道家讲“逍遥”,庄子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与自我本性达成和解,不拧巴、不纠结,顺应自然之道,从而获得心灵的绝对自由。儒家讲“修身”,《大学》开篇即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意在通过内省与自我完善,达到心性的平和与安宁。

· 西方哲思:斯多葛学派强调控制能控制的,接纳不能控制的。哲学家塞涅卡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世界的秩序与宁静。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Mindfulness)与“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其核心便是引导人们停止与自我的战争,观照当下,全然接纳,从而获得深层的平静与快乐。

与自己和解,是铲除内心荆棘,让快乐之花得以生长的第一沃土。

二、与他人和气:仁爱交往之乐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快乐在孤岛上无法存活,它生于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联结。

· 中华智慧: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奠定了和气相处的黄金法则。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揭示了快乐在人际互动中的回流与增值。《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诚信、和睦的理想图景。

· 西方哲思:亚里士多德将友谊视为最必要的德性,认为真正的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能带来至高无上的快乐。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同情共感”(Sympathy),指出人类天生具有体察他人情感的能力,这种情感的共鸣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

与他人和气,非是圆滑世故,而是以仁爱之心搭建桥梁,在信任与互助中收获温暖的快乐。

三、与家庭和美:亲情滋养之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情感最原始的港湾。家和,则万事兴,人心定。

· 中华智慧:《诗经》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将家庭和睦比作琴瑟和鸣,美妙动人。“孝悌”文化更是核心,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强调家庭中发自内心的敬与爱。曾国藩家书、朱子治家格言,无不是追求一种秩序中有温情、责任中有关爱的家庭和美之道。

· 普世价值: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家庭始终被视作情感的避风港。心理学家发现,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童年亲密体验,是人一生中快乐感和安全感最重要的基石。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的深层满足。

与家庭和美,是植根于血脉深处的亲密联结,为我们提供最原始、最稳固的快乐能量。

四、与社会和谐:责任担当之乐

个体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广阔舞台。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人能感受到超乎小我的宏大快乐。

· 中华智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阶路径,最终指向的是社会担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将个人命运融入社会洪流的胸怀,带来的是一种崇高的、不朽的快乐。

· 西方哲思: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探讨正义与和谐的社会如何造就幸福的公民。现代心理学中的“心流”(Flow)体验,常发生在个人技能与社会挑战完美匹配之时,如医生妙手回春、教师桃李满天下,这种因卓越贡献而带来的沉浸式快乐,正是与社会和谐共振的产物。

与社会和谐,是主动融入时代洪流,在奉献与创造中体会“大我”实现的巅峰快乐。

五、与自然和乐:天人合一之乐

人类是自然之子。回归自然,与之和谐共乐,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最深层的呼唤。

· 中华智慧: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便是天人合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无不是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体会到了至真至纯、无欲无求的极大快乐。

· 现代启示:生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接触自然(Forest Bathing,森林浴)能显著降低压力、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当我们凝视星空、漫步林间、聆听海浪,一种超越尘世烦扰的辽阔与宁静便会油然而生,这是自然对我们最慷慨的馈赠。

与自然和乐,是回归生命本源,在宇宙的壮美与生命的奇迹中,感受终极的宁静与狂喜。

五和齐聚,人生圆满。“五和”理念,宛如一幅完整的人生意义寻宝图,从内在的自我和解出发,修筑内心花园; 以外在的与他人和气为径,搭建友谊桥梁; 回归家庭的和美港湾,汲取亲情力量; 投身社会的和谐洪流,实现个人价值; 最终融入自然的和乐天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人生没有意义”恰如雾中行舟,只见迷蒙,不见彼岸;而人生“五和”从五个维度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相辅相成,铸成人生快乐“五和”环,其环绕人生,见证人生之意义绝非虚无,它就蕴藏在我们与万事万物构建的积极、健康、和谐的关系之中。快乐,正是这种和谐关系结出的最美果实!

(作者:王立祥)

作者简介:


王立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著作十余部、获得专利百余项、发表论文千余篇、救死扶伤万余例、科普传播亿余次………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全国学校急救教育专家、全军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工信部卫健委5G+心脏猝死防治救系统项目首席专家;“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发明者,“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救”在身边的5G+生命急救平安站“惠民工程建设》荣誉获得者;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系列指南、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系列指南领衔制定者;获医学科学家奖、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军队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