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要表达爱意、诉说痛苦,或只是简单地问候一声“你好”时,声音是最自然的工具。然而,对于因疾病或外伤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发声却成为一种奢望。
他们颈前的那根“呼吸管”(气管套管)虽维系着生命,却阻断了气流向上冲击声带的通路,使他们陷入无声的世界。而“说话瓣膜”就像一个神奇的“声音开关”,重新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它不仅帮助患者恢复说话能力,还能改善吞咽功能和呼吸质量。
一、什么是说话瓣膜?
简单来说,说话瓣膜是安装在气管套管入口处的单向通气“阀门”。吸气时,瓣膜开放,允许空气进入肺部;说话或呼气时,瓣膜关闭,引导气流向上通过声带,经口鼻呼出,振动声带发出声音。
主要功能
1.恢复言语能力:实现发声交流,显著提升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
2.改善吞咽功能:恢复喉部正常气流,降低误吸风险。
3.增强嗅觉:恢复经鼻气流,重新感知气味。
4.促进肺部健康:协助分泌物排出,维持正常呼吸模式。
二、适应症
佩戴说话瓣膜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评估并在指导下使用。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呼吸状况、意识水平、气道分泌物量等。
适用条件如下:
1.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有沟通意愿;
2.呼吸道通畅,套管气囊已放气或使用无气囊套管;
3.气管套管上方气道无严重阻塞;
4.能耐受短时间气管套管口堵塞;
5.分泌物(痰液)不多,且能自主咳出。
三、禁忌症
绝对禁忌:
1.气道梗阻、喉部严重水肿;
2.气囊未放气(对于带气囊气管套管,佩戴前必须确保气囊完全放气,否则气流无法上行可能导致窒息!)。
四、佩戴方法及日常清洁
1.充分吸痰
佩戴前须彻底清除患者气管内和口咽部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2.清洁双手
护理人员操作前务必洗手,防止感染。
3.环境准备
确保环境安静舒适,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
4.佩戴与取下
①佩戴:将瓣膜对准气管套管接口,轻轻旋转卡入,听到“咔哒”声或感觉卡紧即可。
②取下:一只手固定气管套管和/或内管,另一只手轻捏瓣膜两侧向上提起取下,切勿强行拉扯。
首次佩戴时间应≤30分钟,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可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5.日常清洁
说话瓣膜直接接触呼吸道,保持清洁至关重要。
①每日清洁:取下后使用40℃以下温水加不含酒精的中性洗涤剂浸泡10-15分钟,轻轻摆动清洗,后用灭菌水或凉开水彻底冲洗,自然晾干备用,避免用毛巾擦拭内部薄膜。
②禁止使用酒精清洗,避免高温高压,以免影响产品性能。
③定期更换:说话瓣膜有使用寿命,需按产品说明定期更换。
五、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
1.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取下瓣膜:
①明显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
②面色、唇色发绀(发紫);
③患者表现出剧烈烦躁、恐慌或痛苦;
④大量分泌物堵塞气道且无法有效咳出。
2.其他注意事项:
①佩戴时不宜进食喝水,以免误吸;
②睡眠时通常不建议佩戴;
③保持瓣膜干燥,避免接触化妆品、乳霜等,以免损坏硅胶薄膜。
护理点亮新声,说话瓣膜是帮助气切患者重返有声世界的重要工具,其安全有效使用离不开细致和科学的护理。尽管护理工作繁琐,却意义非凡——每一次耐心的吸痰、每一次仔细的清洗,都是在为患者重新点亮沟通的灯火。
参考文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年研究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贺灿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贺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