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预制菜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作为一名口腔护士,我想从专业角度和大家聊聊在食用预制菜时,我们口腔正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预制菜的“软”实力,可能是牙齿的“隐形危机”

为了方便保存和复热,大多数预制菜都会经过预先烹饪和软化处理,质地普遍偏软、烂、粘。这带来了两个问题:

1.食物失去清洁作用:当我们吃富含纤维的新鲜蔬菜(如青菜、胡萝卜)或需要充分咀嚼的肉类时,食物与牙齿表面发生摩擦,能在一定程度上擦除牙菌斑和软垢,就像给牙齿做了一次“大扫除”。而软烂的预制菜几乎无法提供这种天然的清洁作用,反而容易粘附在牙缝和窝沟里,成为细菌的“营养大餐”。

2.口腔咀嚼功能退化:牙齿的主要功能就是咀嚼。长期食用过于软烂的食物,咀嚼肌得不到充分锻炼,颌骨受到的刺激也会减少。这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和恒牙的整齐排列,诱发错颌畸形等问题。

二、“重口味”的代价:高糖、高盐、高酸

为了延长保质期和保证风味,许多预制菜在调味上往往比较重——高糖、高盐、高酸。

糖:是口腔内致病菌最喜爱的食物。细菌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会持续腐蚀牙釉质,导致蛀牙的发生。很多预制菜的酱汁中都含有大量隐藏的糖分。

酸:一些预制菜(如番茄口味、酸菜口味的菜肴)为了突出风味,酸性较强。酸性物质会直接软化牙釉质,使其更容易被磨损和蛀空。

盐:高盐饮食不仅影响全身健康,也容易导致口腔脱水、唾液分泌减少。唾液是口腔的“天然守护神”,它能中和酸性、冲洗食物残渣、抑制细菌繁殖。唾液少了,口腔的自御能力就会大大下降。

三、不得已要吃?口腔护士给您支四招

完全避开预制菜并非易事,如果您已需要选择预制菜,那么学会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口腔的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主动增加“咀嚼”环节:在吃预制菜的同时或餐后,刻意搭配一些需要咀嚼的新鲜、清脆的食物,例如: 一份凉拌黄瓜、生菜沙拉,饭后吃一个苹果或一把坚果。它们能有效帮助清洁牙面,刺激唾液分泌,弥补预制菜软烂的不足。

2.饭后黄金10分钟,及时漱口:吃完预制菜后,立即用清水或淡茶水漱口,可以迅速冲走大部分残留在口腔内的酱料和食物软垢,简单却非常有效。

3. 守住护牙底线,比以往更重要:

餐后等待30分钟再刷牙:预制菜的高酸性会暂时软化牙釉质,立即刷牙反而会造成磨损。请等待唾液先中和酸性半小时后再刷。

每天必须使用牙线:预制菜的软烂质地极易塞牙,牙线是清理牙缝、预防邻面龋最有效的工具,务必使用。

4.定期口腔检查不能省:既然饮食上可能存在风险,定期的专业检查(每半年到一年)和洁牙就更不能忽略,这是将口腔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的终极手段。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