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嗓子不舒服,“咳咳咳”几声后,突然咳出一颗黄色“小石头”,好奇心作祟,拿起来搓一搓、闻一闻,那味道…yue,直冲天灵盖!这颗奇臭无比的“小石头”,其实就是扁桃体结石。

为啥扁桃体会长“石头”?又为啥偏偏找上我?可以自己抠出来吗?有什么症状,怎么预防?别急,咱们一起听听长沙泰和医院耳鼻喉科毛坤华主任怎么说!

扁桃体结石是个啥?

扁桃体结石顾名思义就是长在扁桃体上的结石。

其实,我们的扁桃体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有很多凹坑,也就是我们说的“扁桃体隐窝”。有些隐窝又深又隐蔽,就容易“藏污纳垢”,一旦食物残渣、细菌、黏液和脱落细胞等物质在扁桃体隐窝中堆积、钙化,时间一久,就形成了白色或者是黄色的团块,这就是扁桃体结石。也就是说,扁桃体结石其实就是堆积在扁桃体凹陷处的无机盐块。

大部分人在扁桃体结石还小的时候,人们会不知不觉将它吞下去了,所以并没有注意到。而那些扁桃体隐窝比较深或是有慢性扁桃体炎的人,结石会长期滞留在扁桃体处,排不出去,导致反复口臭或是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扁桃体结石有什么危害?

扁桃体结石最常见的症状是口臭,呼气时总有难闻得到异味,漱口、嚼口香糖也不见好转,影响患者个人形象和社交生活。

另外,因为扁桃体结石继发于慢性扁桃体炎,因此会出现如咽痛、咽部异物感、反复咳嗽等症状。同时,扁桃体结石会造成局部细菌滋生,引起扁桃体的急性炎症,严重时会引发扁桃体脓肿。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咽部剧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此外,长期积聚的坏死上皮及细菌,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引发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诱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

扁桃体结石偏爱哪些人?

扁桃体结石,偏爱这5类人:

1、扁桃体反复发炎的人:炎症导致隐窝变深,更容易藏污纳垢;

2、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不好好刷牙、不漱口,细菌狂欢开派对;

3、抽烟喝酒爱好者:烟酒刺激黏膜,唾液分泌变少,清洁能力下降;

4、中老年朋友:身体机能下降,唾液分泌减少,更容易残留杂质;

5、服用某些药物的人:比如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会导致口干,唾液分泌不足,无法有效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团块。

可以自己抠出来吗?

虽然说扁桃体结石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引起的口臭和咽部异物感等种种不适也让人受不了。因此,有些朋友手总想自己拿棉签、牙签去捅出来。

这里要告诉大家,如果想在家自己清理扁桃体结石,可以试试盐水漱口或者多做咳嗽动作,这样也许能帮助结石松动,当小结石已经“冒”出了隐窝表面,可用棉签轻轻挤压隐窝,把小结石剥离出来,但千万别用硬物瞎捅扁桃体!(注意!!!用力过猛或使用过于尖锐的物品,可能会导致扁桃体受损,进而引发出血或感染。

当扁桃体结石较多、较大、位置较深时,千万不要自行去除,建议前往医院就诊,让耳鼻喉科医生帮忙取出。

如何预防扁桃体结石?

扁桃体结石复发频率高,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定期用牙线清除口腔和牙齿间的异物,以防细菌或病毒在口腔内部滋生以及入侵,进而出现扁桃体结石。

●保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多运动,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咳嗽、发热的发生,从而减少扁桃体慢性炎症,预防结石的发生和发展。

●饮食尽量清淡:注意避免烟酒、辛辣食物对扁桃体的刺激,同时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狼吞虎咽会使更多的食物残渣残留在扁桃体隐窝内。

●及时就医:若扁桃体反复发炎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建议去医院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好了,关于自己的探秘又进了一步,看完立刻想照镜子的亲,记得用上手机手电筒哦~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