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43岁的张先生像往常一样在小区散步。突然,他感到右脚一阵刺痛,低头发现几只蚂蚁匆匆爬开,并未在意,继续散步。然而不到10分钟,他开始全身发痒,脸上、身上迅速出现大片红疹,接着感到胸闷气促,头晕目眩……

幸运的是,路人及时拨打120,急救车迅速将他送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毛婷彧主治医师接诊时发现他的血压已降至80/50mmHg,心率高达120次/分,结合其蚂蚁叮咬史及快速进展的全身症状,诊断其为“过敏性休克”,随即启动急救流程。

经过肾上腺素肌内注射、补液扩容、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规范抢救措施,张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属于严重且可快速致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当人体接触过敏原(如蚂蚁毒液、花粉、某些药物或食物)后,免疫系统会启动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大量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快速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骤降、气道痉挛等一系列危险变化。

关键时间窗:过敏性休克通常发展迅猛,多在接触过敏原后5~30分钟内出现症状,其中发病后10分钟内是病情进展最快、风险最高的阶段,因此被称为“夺命10分钟”,及时干预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AI图)

识别过敏性休克的警示信号

过敏性休克有多系统表现,需警惕以下症状:

1. 皮肤症状:全身泛发红疹、荨麻疹、严重瘙痒;

2. 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喉咙发紧、声音嘶哑;

3. 心血管系统:头晕、心悸、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4.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特别提醒:并非所有过敏性休克都会出现皮肤症状,约10%~20%病例可能没有皮疹表现,直接出现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

(▲AI图)

蚂蚁叮咬为何如此危险?

在我国,红火蚁、黑蚂蚁为代表的蚁种叮咬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报道逐年增多。蚂蚁毒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生物碱,这些都是潜在的过敏原。对于敏感人群,即使一只蚂蚁的毒液也足以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

(▲AI图)

遇到过敏性休克,怎么办?

第一步:立即呼叫急救车(120)过敏性休克是医疗急症,必须专业医疗干预。

第二步: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如有),如果患者已知有严重过敏史并备有肾上腺素笔,应立即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第三步:保持平卧位,抬高双脚,这有助于血液回流至心脏和大脑,减轻休克状态。

切忌: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以免发生窒息。

(▲AI图)

预防重于治疗:如何避免再次发生?

1. 过敏原检测:康复后应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具体原因。

2. 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有严重过敏史者应常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3. 避免暴露:穿长裤和封闭式鞋子在户外活动,避免在蚂蚁多的地方停留。

4. 医疗警示标识:佩戴医疗警示手环或项链,注明过敏情况。

5. 教育周围人:确保家人、同事知道如何识别过敏反应和使用肾上腺素笔。

(▲AI图)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大家:通过这个病例,希望提高公众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它来得突然,进展迅猛,但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挽救生命。

如果您或家人曾有严重过敏反应,请务必由医生评估过敏风险,制定个人应急计划,防患于未然,如有任何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因“轻视”延误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毛婷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