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 SLS 的牙膏不要买”

近日,网上有博主说含有的 SLS 成分的牙膏不能买,这个成分是导致口腔溃疡的罪魁祸首。评论有网友还说,用含有这种成分的牙膏会疯狂掉皮,甚至会牙龈出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目前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

SLS 会增加口腔黏膜通透性,并破坏表面上皮的完整性,从而可能导致黏膜脱落,不过这种过程通常是短暂且可逆,并且也绝不是什么口腔癌或者其他病理性的改变。关于口腔溃疡,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精确的、唯一的发病原因。而 SLS 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目前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也有所差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就是引起或者加重口腔溃疡的罪魁祸首。

最近在网上,有博主说牙膏中的某个成分可能是导致口腔溃疡的罪魁祸首。消息一发布,很多资深的口腔溃疡患者都炸了,赶紧掏出自己在用的牙膏一查。那真的是这样吗?

先说结论:牙膏中有些成分或许和口腔溃疡的发生有一点点关系,但是目前相关研究有些争议,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它们就是引起口腔溃疡的罪魁祸首。

SLS 是什么?

在日常口腔护理中,牙膏都是必不可少的产品。当我们刷牙时,牙膏产生的丰富泡沫往往让我们感到口腔格外洁净。
这种泡沫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种名为“月桂醇硫酸钠”(或者也有叫做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钠等等,英文名比较简短,叫做 Sodium laureth sulfate,简称 SLS)的化学成分,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牙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说白了就是“起泡剂”,它可以让牙膏充满泡沫,而泡沫的存在也可以让刷牙更“带劲”,确实可以让清洁变得更轻松,某种角度上也会让我们觉得更干净了。

不过我第一次了解到 SLS 这个名字,是曾经看到过很多人反馈在使用某含 SLS 牙膏之后,自己的口腔黏膜会脱一层白白的东西下来,虽然不痛不痒,但就是看着有点怕怕的,生怕自己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

确实,科学家的研究发现,SLS 还真会增加口腔黏膜通透性,并破坏表面上皮的完整性,从而可能导致黏膜脱落,不过这种过程通常是短暂且可逆,并且也绝不是什么口腔癌或者其他病理性的改变。

SLS 真的会引起口腔溃疡吗?

但是,月桂醇硫酸钠(SLS)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或者也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的关系又如何呢?

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其实是有差别的,这就说明它是否引起或者加重口腔溃疡的发生的证据其实不是那么确凿,或者说在口腔溃疡的成因上所占的比重并没有那么大。下面这些就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研究:

Shim 等人比较了不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和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他们将 90 名患者分为三组,并在干预期后分析了临床参数(平均疼痛评分、发作次数、溃疡持续时间、溃疡数量)。他们发现溃疡数量和发作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使用不含月桂醇硫酸钠(SLS)洁牙剂的组别,其溃疡愈合持续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而另一项临床研究的结论指出,与使用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相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在换用不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后,溃疡的发生数量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下降。

Alli 的一项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患者而言,与使用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相比,使用不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在减少溃疡数量、缩短溃疡持续时间、降低发作次数及减轻疼痛方面均有显着改善。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持反对意见。比如 Healy 的研究则表明,通过双盲交叉临床试验,研究者发现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群体而言,使用不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在减少溃疡数量、缩短溃疡持续时间、降低疼痛感或改变发作模式等各项指标上,与使用含月桂醇硫酸钠(SLS)的洁牙剂相比并无显着差异。

总之,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口腔溃疡和 SLS 之前的关系。科学研究中总是存在一种难以规避的偏倚因素:发表偏倚,即阳性的实验结果更容易被发表。因此,我们也会在更多的场合看到 SLS 不利于口腔溃疡的证据。

口腔溃疡发生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叫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发病率高达 10%~25%。

但是口腔溃疡本身发生的原因就不甚明了,至今人们找不到一个精确的、唯一的发病原因。通常认为易感的遗传背景加上适当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引发一场的免疫反应而导致了口腔溃疡的发生。这其中,其实只有“精神因素”相关的这个条目是我们日常最能感同身受的,劳累、熬夜、考试、加班会让溃疡发生更为频繁。

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尤其是溃疡如果正好摩擦到牙齿可能会让您怀疑人生,但是就算什么都不做,短则四五天,长则一周多,其实也都会逐渐愈合。可以说,这虽然是一个看不好的“绝症”,但好像除了反复复发和几天恼人的疼痛之外,也没有更多的害处了。

牙膏怎么选?

SLS 之所以会广泛使用于牙膏,一定是因为它还是有着相当多的益处。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让泡沫更丰富,进而更容易让牙面上的脏东西被冲洗下来,并且给我们带来更舒适的刷牙体验;同时它还能通过干扰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产生直接的抗菌效果。此外,SLS 还能显著增加唾液和牙菌斑液中游离氟化物的水平,这有助于提升氟化物的防龋效果。

因此,在选择牙膏时,大家应该根据个人口腔健康状况做选择: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如果口腔本身就没有频繁出现溃疡或不适的病史,含 SLS 的牙膏通常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或口腔敏感者,鉴于 SLS 可能会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概率,或者会让口腔溃疡疼痛症状更为显著、愈合更慢,可以尝试寻找含有其他更温和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CAPB、硬脂酸聚醇 Steareth-30、泊洛沙姆 Poloxamer 407 等)的产品,它们在提供清洁感的同时,对口腔黏膜可能更加友好。

小贴士:无论选择哪种牙膏,请务必确认其含有足量的氟化物,因为氟化物是目前我们知道的预防蛀牙最成功的牙膏成分之一。

照“谣”镜

这类谣言具有鲜明特点。一是因果关系简单绝对,如用“罪魁祸首”的表述忽略其他众多可能因素。二是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没有权威研究和大量试验数据支撑其观点,多是基于主观推测或个别案例。三是利用公众常见且不适健康问题的担忧心理,吸引注意力、引发恐慌以促传播。

因此,辨别此类谣言可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核查信息来源,看发布主体是否专业权威,如正规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同时追溯其引用的原始研究,若来源不明或研究不可靠,需警惕。其次分析逻辑合理性,检查因果关系是否合理全面,不能因某因素与症状有简单关联就认定是病因,还要考虑其他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Shim, Y. J., Choi, J. H., Ahn, H. J., & Kwon, J. S. (2012). Effect of sodium lauryl sulfate on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ral diseases, 18(7), 655-660.

[2]Herlofson, B. B., & Barkvoll, P. (1994). Sodium lauryl sulfate and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a preliminary study.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 52(5), 257-259.

[3]Alli, B. Y., Erinoso, O. A., & Olawuyi, A. B. (2019). Effect of sodium lauryl sulfate on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48(5), 358-364.

[4]Healy, C. M., Paterson, M., Joyston‐Bechal, S., Williams, D. M., & Thornhill, M. H. (1999). The effect of a sodium lauryl sulfate‐free dentifrice o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 Oral diseases, 5(1), 39-43.

[5]Sabri, H., Barjoei, M. M. D., Azarm, A., Sadighnia, N., Shakiba, R., Aghebati, G., ... & Mokhtari, M. (2023). The yin and yang of sodium lauryl sulfate use for oral and periodontal health: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Dentistry, 24(3), 262.

[6]Green, A., Crichard, S., Ling-Mountford, N., Milward, M., Hubber, N., Platten, S., ... & Chapple, I. L. C. (2019). A randomised clinical study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Steareth 30 and SLS containing toothpastes on oral epithelial integrity (desquamation). Journal of Dentistry, 80, S33-S39.

策划制作

作者丨何剑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综合牙科 主治医师

审核丨吴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口腔科主任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常务理事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