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依然闷热,前几日64岁李奶奶(化名)却总说“骨头缝里发冷”。女儿小娟(化名)心疼母亲,大热天还给她穿着厚棉裤,捂着厚棉被。一大早,李奶奶上厕所时突然栽倒在地。小娟冲进卫生间,只见母亲脸色通红,嘴里含糊念叨:“冷...好冷…”小娟急忙抱来两床棉被把母亲裹得严严实实,并拨打了120。
当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医生赶到时倒抽一口冷气:老人像粽子似的裹在三层棉被里,棉裤湿哒哒的,体温计显示40.2℃——超过人体耐受极限。更揪心的是,老人眼神涣散,说话都说不清了。
“快撤被子!”急救医生一把掀开棉被,热浪扑面而来。他抄起冰箱里的老冰棍,裹上毛巾就往老人脖子两侧、腋窝下塞。小娟急得直跺脚:“我妈怕冷啊!”张医生连连表示:“再捂下去,人都要闷熟了!”
老人高热的致命陷阱
一、退化的“散热器”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变慢:
1.汗腺萎缩,出汗比年轻人少得多;
2.皮肤供血不足,散热效率下降。
医生提醒:给怕冷老人加被子,等于给烧红的铁块包棉袄。
(▲AI图)
二、沉默的感染信号
老人身体报警系统常常失灵:
1.李奶奶送医后查出肺炎,但之前没咳嗽没痰;
2.老年女性尿路感染超八成,半数人毫无尿痛。
急救四步抢回性命
第一步:扒
30秒内解除所有束缚:
1.扒掉厚衣被,棉被使散热降70%。
2.移阴凉处,避开空调直吹。
第二步:擦
物理降温有讲究:
1.冰敷:冰棍裹毛巾冷敷脖子、腋窝(忌直接贴皮肤)。
2.水擦:32℃温水擦身(酒精会中毒)。
3.风扇:配合水雾吹拂(模拟出汗)。
李奶奶经此处理,10分钟体温直降1.3℃,眼神逐渐清明。
第三步:侧
防窒息最关键:
1.昏迷者立即侧卧,防呕吐呛咳。
2.托起下巴保持呼吸畅通。
第四步:送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
1.高烧39℃半小时不退;
2.认不出亲人、说胡话;
3.抽搐或呼吸像拉风箱。
(▲AI图)
家属常犯的救命误区
误区一:捂汗退烧
真相:盖层厚被,体温每分钟涨0.2℃。
正解:敞开衣襟+腹部搭薄毯。
误区二:酒精擦身
后果:皮肤薄吸收快,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正解:温水擦拭最安全。
(▲AI图)
误区三:强灌退烧药
危险:神志不清易呛入肺,伤肝伤肾。
正解:仅清醒者可用扑热息痛(日不超3粒)。
防患于未然
一、居家环境
1.空调设26℃+配湿度计,湿度超60%开除湿机;
2.老人跌倒四成在浴室,厕所要安装防滑扶手。
(▲AI图)
二、发热监测
1.智能手环设37.8℃报警;
2.早晚摸老人后颈,潮热立即量体温。
三、基础病管理
1.入夏前接种肺炎疫苗;
2.心衰老人每日称重,突然增重警惕肺水肿。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大家:当老人喊冷却浑身滚烫时,不容忽视,掀开被子的勇气比盖被的孝心更珍贵——这床薄被的距离,往往隔着生与死,需及时拨打120就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120急救中心 李泽湘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