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山西自然博物馆携手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云游天地间 巧手塑云境”为主题,联合开展地理与气象知识科普手工实践活动,为7至14岁的小朋友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自然探索之旅。

      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拉开帷幕,在知识科普环节,志愿者通过云的延时摄影视频引发小朋友的兴趣,随后结合高清实拍图、动态动画和实物道具,生动讲解云的分类,帮助小朋友建立起云的形成原理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联。


      手工创作环节成为活动的亮点。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分组合作,运用棉花、彩色卡纸、灯带等材料,发挥创意制作云模型。各小组用棉花粘贴出不同云朵类型;每一位小朋友还独立制作了云朵风铃灯,在瓶身上粘贴棉花模拟云层,还加入太阳、雨滴等装饰元素。活动中大家分工协作,将学到的气象知识融入手工创作,用巧手“塑”出多样云境。制作完成后,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作品,讲解创作思路与蕴含的云知识,展现出小朋友对大气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此次活动将气象地理知识科普与手工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小朋友深入了解云的奥秘,激发对大气科学的探索兴趣,也为青年学子搭建知识输出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实现了小朋友科学素养提升与青年学子实践成长的双向赋能。这一实践也为馆校合作搭建了生动范例,推动高校专业资源与博物馆科普职能深度联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模式。


来源: 山西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