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51岁的陈女士出现了明显的白带异常,症状逐渐加重并持续了一个多月,她找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副主任于爱军主任医师。经检查,于爱军考虑陈女士存在输卵管癌的可能,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确实如此。不过很幸运,病情处于最早期的Ⅰa阶段。


陈女士觉得自己幸运,没有出现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淋巴水肿方面的问题。医生却提醒她,虽然现在没什么,但日常生活中还是建议穿压力袜。当时正是夏天,热到实在穿不住,陈女士便松懈了,想起来便穿几天,不想穿也就算了


2021年的暑假,陈女士在爬山时感觉左侧大腿好像拉到了,有些痛。当晚洗完澡后,她突然发现两条腿有些粗细不一,左腿粗一些。“我想到了淋巴水肿的问题,但是好像问题也不大,没有马上去医院。”等到那年10月,陈女士两条腿相差五六厘米,非常明显,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淋巴水肿门诊就诊后,医生建议治疗,可由于七七八八的杂事,一拖二拖拖到了12月,陈女士的左腿已经开始发硬,淋巴水肿发展到2期。


“正式开始用弹力绷带进行压力包扎的头一个星期,痛得几乎睡不着。有一个晚上我一共起来了13趟,冬天冷,就开着浴霸在浴室里来回走,好一些了就躺回去,痛了再起来,一晚上走出了1000多步。”


压力治疗一两个星期后,发硬的情况好一些,一个多月下来,陈女士的左腿围小了4厘米左右。坚持压力治疗半年后,陈女士开始只穿压力袜,但不过1个月,大腿肌肉又开始发硬。“医生跟我说,我现在的情况需要坚持压力治疗,虽然淋巴水肿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但能够控制病情不继续发展。”到如今,陈女士的淋巴水肿病情已经比较稳定,两条腿还是存在2厘米左右的差距,休息在家的时候会解开绷带放松放松,只要出门或者运动就绑好。“在医生和护士的开导和鼓励下,我也接受了这个现实,就当每天比别人多了些事情要做。输卵管癌的复查提示病情一直稳定,淋巴水肿也不会威胁生命,已经很幸运了。”


主管医生于爱军主任曾向陈女士解释,恶性肿瘤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淋巴道转移,区域淋巴结是癌细胞的必经之地,所以为了保证癌细胞无残留,医生在做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时候会进行区域淋巴结的切除和清扫,但这一操作可能引起淋巴回流的障碍,形成淋巴水肿。至于为什么会在4年后才发现淋巴水肿,“也许之前就有症状出现,只不过不明显没有及时发现。另外,陈女士是一名体育老师,恢复工作后站立时间变久,淋巴回流影响更明显,也容易慢慢加重。”


每年的3月6日是世界淋巴水肿日。去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为了造福更多的淋巴水肿患者,帮助每位患者了解淋巴水肿知识和实用的管理方法,打造了一个以妇瘤科临床一线医生、护士、B超科诊断医生、康复师、淋巴水肿专科护士为主导,“淋巴水肿”患者及家属为主体的“灵尔”俱乐部。同时,还开设了淋巴水肿患者培训学校。得知消息后,陈女士立刻报名加入俱乐部,既是学习,也想与病友分享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经历给别人提个醒,不要像自己一样等到有些迟了才去治疗。


“灵尔”俱乐部及淋巴水肿患者培训学校负责人妇瘤放疗科王春兰护士长介绍,淋巴水肿一旦发作,目前仍不可治愈,只能终身治疗、护理,来防止病情的发展、恶化。起病初期,病人的肢体会出现肿胀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护理,会造成纤维硬化、肢体坏死甚至截肢等后果。“淋巴水肿可分为四期,一期仍然是可逆期,水肿可自发出现或消失,等到二期,水肿便持续存在不可逆了。我们希望,更多的患者都能尽早了解淋巴水肿的知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当然,多加注意,避免问题的发生是最理想的。”

来源: 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