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刘先生,近日早起上厕所,发现左侧肢体乏力不适,行走不稳,当时没有放心上,觉得可能是昨晚和同事喝了点酒,没睡好,休息一会就会好了。
近两个小时后,吃早餐时,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口角流涎,口齿不清。家人发现不对劲,立马开车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行静脉溶栓术后,入神经内科三病区病房治疗。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黄晓松:所谓中风,也就是脑梗,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老年病”,怎么可能这么年轻就得了呢?正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生活习惯作息饮食等都没有引起注意!但它正悄悄盯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脑梗就像大脑里的“高速公路”突然堵车,若处理不及时,可能留下终身遗憾。
什么是脑梗?黄晓松主任解释,通俗的说,脑梗就是脑部血管被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精密工厂”,每分每秒都需要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一旦血管堵塞,脑细胞会在几分钟内开始受损,超过4.5小时,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中风”来临前,身体会发出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黄晓松主任强调,要记住一个口诀:“FAST原则”,快速识别脑梗:
F(Face面部下垂):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微笑时两边不对称;
A(Arm肢体无力):单侧手臂无力或麻木,抬举时无法坚持;
S(Speech言语障碍):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T(Time及时就医):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若出现突然的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也可能是脑梗信号,千万别忽视。
哪类人群容易被脑梗“盯上”?这些高危因素要警惕:
第一,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控制不佳。
第二,不良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熬夜、高油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或有脑梗家族史的人,风险也会升高。
得了脑梗,就得争分夺秒,该怎么治?
脑梗治疗的核心是“抢时间”。黄金时间窗是发病4-6小时内,可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部分患者符合条件时,还能行DSA造影手术血管内进行取栓,直接把堵塞血管的栓子取出来。后续治疗会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语言训练)等,来减少后遗症。
那么如何预防脑梗?与其发病后治疗,不如提前做好预防,神经内科脑心健康管理师副主任护师姜婷提醒:
第一,控制“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
第二,健康生活:清淡饮食,每周至少二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第三,定期体检:特别是3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脑血管相关检查。
脑梗虽凶险,但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降低危害。记住,身体的任何异常信号都别大意,及时就医就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愿我们都能守护好自己的“生命通道”,远离脑梗困扰。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张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