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粮仓”——地下储气库
几年前,一次乘坐出租车,司机师傅抱怨国内油价高,无法理解
为什么采出来的天然气还要重新“灌回”地下,认为这纯粹是浪费老
百姓的钱。
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为石油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在肩,我们今天尝试来解答这一
谜团。
我们都知道,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中占比快速增长,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天然气对外依赖度逐年攀
升,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87%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的
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作为主力消费市场则
远离产气区。天然气夏季用量少,冬季用量激增,仅靠管道和气田难
以满足高峰月用气需求。举个例子,北京冬季用气量是夏季的4到
10倍。如果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备,那么北京的冬季就面临“断气”
了。

冬季难挨
小贴士:2018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进口天然气1254 亿
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 45.3%。
如果有办法能把足够多的天然气事先存起来,用的时候随时能拿
出来,那么,不就能同时解决“国家能源安全储备、平稳供气、平衡
季节用气峰谷差”等问题了吗?
问题又来了,要把天然气存在哪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气罐,京承高速路边好像就有几个大气罐常年
存放。但是,要保证足够的气量,得准备多少个大气罐呀,不仅需要
地方来存放,还非常不安全。

天然气储罐
关于天然气的存放,国际通用的做法是建设地下储气库。地下储
气库是将天然气采出的气体重新注入地下构造中形成的人工气田或
气藏,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通俗来讲,储气库
好比一个埋在地下上千米深的“粮仓”,天然气就是“粮食”,被储
存在 “粮仓”里,等需要用气的时候,就“开仓放粮”;平时打的
“粮食”用不完的部分就随时存进“粮仓”里。真是一个完美的好办
法!

地下储气库
但是,与一般的粮仓不同,它对仓库空间的大小、密封性能、存
取 “粮食”的速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储气库科学家们在地下
找到“天生丽质”的构造,确保“粮仓”的储存空间大、气质优良、
密封性好、孔渗条件好,才能保障里面的“粮食”充足、安全、稳定。
那么,去哪挖一个这样的“粮仓”呢,或者能找到这样现成的“粮
仓”呢?
这就是科学家们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储气库选址。确保天然气
“注得进、存得住、采得出”,是选址建库过程中直面的第一道难关。
通过地质考察,我国东部地层主要处于拉张环境,形成断陷盆地,“就
像一个摔碎的盘子,还被踢了一脚”。西部则主要处于挤压环境,形
成叠合盆地。上面是陆相,下面是海相,且很多地层被破坏掉了。这
种构造破碎、储层非均质强的建库地质条件,造成在我国中东部选择
库址更难,而国外储气库选址余地较大,可选择构造较完整、无断层
或极少断层,储层渗透性好的气藏或含水层建设储气库。经过调研、
摸索,引进、吸收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最终,我国科学家们选择了
一处未开发的凝析气藏——天津大张坨作为我国的第一座商业储气
库,于2000年建成投产运行,由此迈出了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的第
一步。

大张坨储气库
小贴士:国外700多座储气库埋深几乎都在2500米以内,80%的储气库
埋深在2000米以内,其构造环境大多符合条件。而中国符合上述条件的油气藏
构造屈指可数,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者最初向禁区发起挑
战时透 着诸多“不得不干”的无奈,但也正是这股子被逼上梁山不能回头的决
然,让他们把诸多挑战变成了机遇,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小贴士:大张坨储气库属于板桥储气库群,板桥储气库群位于天津市滨海
新区大港油田,距离首都北京100多千米,距离天津40多千米,正好处于京津
冀城市群天然气调峰有利的安全输送范围内,是连接北京天然气管道最重要的地
下储气库,每年冬季向北京供应天然气,实现调峰功能。
位置找到了,怎么保证这个“粮仓”不会漏气呢?也就是第二个
难题:储气库密封性。地下构造复杂,把天然气注入“粮仓”后,天
然气会乖乖待在“粮仓”里吗?随着储存量的变化,“粮仓”内压力
随之变化,天然气会不会从裂缝、断层偷偷跑出来呢?没错,与油气
藏勘探开发不同,建设气藏储气库除了需要评价圈闭原始静态密封性
之外,还需要预先考虑气藏建库后由于周期注采交变地应力变化导致
的盖层变形、断层滑移错动对原始封闭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难题,
储气库科学家们创建了储气地质体动态密封理论,建立了以盖层“动
态突破、交变疲劳”、断层“柔性连接、剪切滑移”为核心的动态密
封理论体系,从而解决了储气库密封性难题。
20年栉风沐雨,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通
过大胆创新、科学论证、挑战极限,勇闯一个又一个储气库选址禁区,
终建成了一批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储气库及六大储气库群,走出了一条
具有中国特色的储气库选址、建设之路。用20年时间,赶超了国外
100多年的先进储气库技术。未来,中国的储气库建设将迎来跨越式
发展。
贴士1:1915年,世界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建成。2000年中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诞生。
20年的建设与发展,跨越了发达国家的百年历程。
来源: 中国石油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