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这鸡蛋真脏,沾了好多鸡屎,我要挑一些干净的!”
     “哎.....我以前也跟你一样!觉得没鸡屎就是干净蛋,后来才知道 ——这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比鸡屎藏得深多了,才是真该防的‘隐患’!”
      “啊?这么干净的蛋壳,还能有致病菌?”
      “那可不嘛!快看下文,我仔细给你介绍介绍.....”

       

先给大家整组吓人数据:

有调查说,蛋壳表面总细菌数量约150万个。不过不用慌,环境中本就有细菌,人体每平方厘米也可能有1万至100万个菌落。真正需要重视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几种致病菌。

   

曾有针对北京房山、海淀、顺义三区市售鸡蛋的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平均带菌率达80%,沙门氏菌15%,金黄色葡萄球菌5%。蛋壳有明显粪便污物的,能检测到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且菌落数多;表面干净的鸡蛋,也常检测出大肠杆菌,只是菌落数较少。

更要注意的是,细菌会侵入鸡蛋内部。表面污染较轻的鸡蛋,在25℃下存放3天,沙门氏菌就能穿过蛋壳及壳膜污染蛋内容物;表面污染重的鸡蛋,微生物会快速大量繁殖并侵入内部。


这里必须重点吐槽沙门氏菌,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耐盐、耐低温,干燥环境里能活好几周,水里活3周,粪便里更是能撑2个月!吃了被它污染的鸡蛋,轻的上吐下泻、发烧腹痛,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且咱国家数据显示,吃鸡蛋吃出病的,70%-80%都是拜沙门氏菌所赐,这“致病王者”地位妥妥的!



不过,只要做好以下6点,就能最大程度避开风险:

1、鸡蛋必须全熟

高温是杀菌神器!不管是煮鸡蛋、煎鸡蛋,一定要确保蛋黄、蛋清都完全凝固,沙门氏菌见了熟鸡蛋,直接“当场去世”。

2、买存鸡蛋有讲究

 超市挑蛋,认准蛋壳完整、表面干净的,有裂纹或污染物多的直接pass。

回家后要么放阴凉干燥处,要么进冰箱冷藏,还得跟蔬果、肉分开放,避免细菌“串门”。

划重点:普通鸡蛋不用洗!蛋壳表面有层保护膜,洗太狠就给细菌开了“绿色通道”;实在脏得不行洗了,就得赶紧吃掉。还有,冷藏过的鸡蛋别放回室温,温差会让蛋壳结水珠,细菌超爱往蛋里钻!

3、少买勤买不囤货

鸡蛋的保护膜会随着存放时间变长“失效”,放得越久,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越高。别一次买一大箱,吃完再买,新鲜又安全。

4、溏心蛋慎吃

溏心蛋看着诱人,但蛋黄没熟透,中心温度可能没到60℃,杀不死沙门氏菌。实在想吃,就选正规厂家的“可生食鸡蛋”,还得按说明存和吃。



5、开水冲蛋达咩

从冰箱拿的鸡蛋,用开水冲根本达不到杀菌温度,搅两下就喝,时间也不够,细菌很可能没被消灭,吃了容易闹肚子。

6、毛鸡蛋别碰

毛鸡蛋是孵化失败的死胎蛋,里面可能有寄生虫和各种致病菌,吃了就是“赌命”,风险太高!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科普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