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宣化区科协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月科普系列活动,携手宣化博物馆,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以历史为笔,以科学为墨,共同绘就了青少年探索知识的精彩画卷。


       新学期伊始,9月4日宣化博物馆内迎来了一群充满好奇的小学生,他们成为此次 “历史与科学融合” 科普活动的主角。活动现场,珍贵的文物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宣府的故事。小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穿越时空的旅程。面对古老的陶罐、奇特的盘子以及刻满文字的石棺,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老师,这个陶罐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古代的盘子会长这个样子?”“这块石棺上写的是什么呀?” 他们的每一个疑问,都如同在探索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点。


       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宣化的历史变迁,从古代人们的生活起居、军事防御,到商贸往来、文化传承,将课本上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孩子们亲眼目睹了古代器物的精美绝伦,了解到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古人凭借智慧创造出的辉煌文明。一位六年级的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以前只在课本上看过文物图片,今天亲眼见到这些几千年前的东西,感觉历史一下子就活起来了!最让我惊讶的是古代人的智慧,他们能造出这么精美的器物,建造那么坚固的城墙,真是太了不起了!”


       区科协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科普职能,不仅安排了专业的讲解,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科普互动环节。现场发放的科普资料,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孩子们介绍了文物保护背后的科学知识,如文物修复技术、文物保存环境的科学调控等,让孩子们在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科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让青少年接触历史文化,更在于通过这种形式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是记忆的载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青少年通过了解历史,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同时,历史也是人类经验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教训,学习历史可以帮助青少年汲取前人的智慧,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一位带队老师感慨地说:“这样的实践教育比课堂讲解更加生动有效。孩子们通过亲眼所见、亲手所触,真正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这对他们的成长将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夕阳西下,此次参观活动接近尾声,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区科协与宣化博物馆的此次合作,在新学期为青少年播下了求知的种子,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与科学的欲望。未来,区科协将持续联合各类文化场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让科技与文化的光芒照亮青少年成长的道路,期待这些历史与科学的聆听者、见证者,将来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用智慧和力量续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 科普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