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的创意潜能和经济思维,促进工业文化在新生代中的传承与创新。9月13日下午,械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常州市钟楼区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小掌柜”· 工业创意梦" 主题活动,旨在让青少年从 “听工业故事” 变为 “做工业创意”,从 “了解经济” 走向 “实践经济”。
活动伊始,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肖娟老师以 “即兴销售小课堂” 拉开序幕,她结合社区常见的手工品案例,用 “材料成本 5 元,加上创意劳动该定多少钱?”“怎么说能让别人记住你的作品?” 等互动提问,引导青少年主动思考定价逻辑与产品推销技巧。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 “要比成本高一点,不然会亏本”,有的提出 “要讲清楚作品背后的故事”,现场氛围热烈,10 分钟的课堂让实用知识轻松落地。
随后进入的 “创意工业作品手作坊” 环节,成为青少年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的 “练兵场”。桌上整齐摆放着齿轮、金属片、木质底座、颜料等材料,孩子们或独立构思,或与家长分工协作 —— 有的专注打磨迷你机床模型,将常州老工业的记忆融入细节;有的用彩色颜料在木质挂牌上绘制工业风图案,搭配金属链条做成个性饰品;还有的以 “工厂烟囱与城市天际线” 为主题创作水彩画,用画笔表达对家乡工业的理解。
活动最后,大家开启一次模拟“工业创意市集”。20 位 “小掌柜” 迅速到位,将自己的作品一一摆上摊位,有的还精心制作了手写价签,写上 “齿轮钥匙扣 15 元”“工业风笔记本 20 元”。肖娟老师鼓励“小掌柜”用1-2句话介绍产品的创作灵感。通过“创意市集”的销售环节,让青少年初步理解成本、定价、推销、交易等基本经济概念,并勇敢地向社区居民介绍自己的作品。
本期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将融入社区、理解经济运行的实践课,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工业之美、创造之乐和经济之趣。未来,机械一村社区还将持续依托“匠心传承 智启新程”青松行动计划项目,深化校社、社企合作,围绕工业文化主题,让 “工匠精神”在新生代中代代相传,激发青少年的创意潜能和经济思维,促进工业文化在新生代中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一个社区互动与交流的活力平台。
来源: 常州市钟楼区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