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注意到,有些人在自然闭合上下牙时,下排牙齿会包住上排牙齿?比如历史名人朱元璋,他的侧面看起来中部凹陷,下巴突出,侧面像一弯新月,这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地包天”,在医学上称为“反颌”。
地包天不仅仅是牙齿排列问题,更是一种会影响容貌、口腔功能和健康的错颌畸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胡淳就地包天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疗进行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地包天?
地包天是指下颌前牙咬合时,位于上颌前牙的外侧(前方)。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上牙稍微包住下牙。地包天则打破了这种正常关系,根据反颌的牙齿范围,可分为:
1.牙源性反颌:主要由于牙齿排列错乱或牙齿倾斜造成,颌骨发育基本正常,面型影响较小。
2.骨源性反颌:由于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所致,通常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后缩,和/或下颌骨发育过度、前突。这种反颌对面型影响较大,形成所谓的“月牙脸”或“鞋拔子脸”。
3.功能性反颌:由于不良习惯(如咬上唇、喂奶姿势不当)或牙齿咬合干扰,导致下颌习惯性前伸,形成假性地包天。早期干预效果极佳。
二、地包天是如何形成的?
1.遗传因素(主要因素):家族中有地包天病史,孩子遗传的可能性很大。这通常与颌骨本身的发育问题有关。
2.不良口腔习惯:
①喂养姿势不当:婴儿平躺仰面喝奶,奶瓶举得过高,孩子需要前伸下颌才能吮吸,长期如此易导致地包天。
②不良姿势:长期吮指、咬上唇、吐舌头、用下巴顶着手等习惯。
③呼吸方式:长期张口呼吸(如因鼻炎、腺样体肥大)会导致上颌牙弓狭窄、发育受限,也可能引发地包天。
3.替牙期障碍:
①上颌前牙滞留(乳牙没按时脱落),导致恒牙萌出受阻。
②上颌门牙过早缺失。
③多生牙或囊肿阻碍了上颌骨的正常发育。
三、地包天不矫正,会有哪些危害?
1.影响面部美观:这是最直观的,下颌过度生长,上颌发育不足,导致面中部凹陷,而下巴则宽大突出,形成“月牙型”的侧脸,这种独特的脸型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孩子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春敏感期的青少年。
2.影响口腔功能:前牙无法行使切割功能,后牙的咀嚼功能也会因此下降,影响营养吸收;门牙反咬,可能影响某些齿音(如“s”、“f”音)的发音清晰度;门牙的反咬导致牙齿异常磨损,损伤牙釉质,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牙髓炎等问题。
同时也容易导致牙龈萎缩和牙周创伤,从而影响口腔健康。长期异常的咬合力会加重关节负担,可能引发影响颞下颌关节关节疾病,出现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四、地包天的最佳矫正时机?
地包天是严重的颌面畸形,而且会随着生长发育而越发严重。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家长要尽量注意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如咬上唇、伸下巴等)。如果一旦发现,则应尽早干预!矫正地包天有三个关键时期。
1.乳牙期(3-5岁):
此阶段主要是消除病因,纠正不良习惯。常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矫治器(如斜面导板、上颌颌垫式矫治器)在短时间内纠正地包天,避免长大后变成严重畸形。此阶段治疗时间短,效果立竿见影。
2.替牙期(8-12岁):
这是矫正地包天的黄金时期。此时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通过矫治器可以充分利用生长潜力,促进发育不足的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过度发育的下颌骨。
常用矫治器包括:前方牵引器(针对上颌后缩)、功能性矫治器(如FR-III)等。
3.恒牙期(12~14岁以后)及成年后:
对于轻中度的地包天,仍可以通过牙齿位置的调整(戴牙套)来移动牙齿,掩饰骨骼的不调,改善面型。
对于严重的骨性地包天,单纯正畸无法改变骨骼,则需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先通过正畸排齐牙齿,再通过外科手术移动颌骨到正确位置,最后再精细调整咬合。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能从根本上解决面型和功能问题,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总而言之地包天是一种进展性畸形,不会自愈,只会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存在地包天的情况,请务必:
1.尽早咨询专业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X光片、模型分析等),明确反颌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抓住黄金矫治期:乳牙期和替牙期是改善骨性问题的关键窗口,错过这个时期,矫正难度和成本都会增加。
3.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现代正畸技术都有成熟的方案应对地包天。信任您的医生,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