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长期插着管子很不方便、还老是感染,多亏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专家让我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问题,真心感谢他们!”透析患者王女士(化名)感激地说道。

近日她在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室接受了长期导管转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建立内瘘并拔除长期导管。

王女士为何如此感激?“动静脉内瘘”有什么作用?一切得从透析的“血管通路”说起!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如果将透析比作一场血液的“大扫除”,血管通路就是大扫除必备的一根“水管”,它连接着人体和透析机,是患者的“生命线”。然而,血管条件不佳、通路闭塞、长期导管依赖等难题,常常成为透析路上的“拦路虎”。王女士此前因内瘘发育不良,没有良好的血管通路,而不得不依靠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

好在,王女士遇到了一支血管通路“维修队”!他们就是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室血管通路小组,由资深肾脏病专家、血管通路专科医生及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组成。这支血管通路“维修队”已成功开展多项血管通路建立、维护技术,为多位像王女士一样的患者解决了“难题”!

高难度动静脉内瘘术:“无路可走”变“通路畅通”

“动静脉内瘘术”,通俗来说就是在患者手臂上选择一条合适的动脉和静脉,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像在城市交通中修建一条高架桥,让血液绕开“拥堵路段”,快速地到达透析机进行净化。“高难度”则是指患者血管存在纤细、硬化、位置过深等不良情况,好比在狭窄的老城区修建高架,需要极高的技术和经验。

目前,血管通路小组已成功为多名血管条件较差或既往多次手术失败等“困难通路”患者,建立了功能良好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帮助他们畅通血管通路。

长期导管转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告别“外挂导管”,重获“自由身心”

中心静脉导管,就像是临时搭建的简易便道,能解患者透析的“燃眉之急”。但长期“外挂导管”存在不便,且容易发生感染和堵塞。血管通路小组成功实施长期导管转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为多名长期依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的患者,将“导管”转换为更安全、感染风险更低、使用维护更方便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提升了患者的透析体验和生活自由度。

球囊扩张技术:“枯木逢春”再通“生命之河”

即使是最好的“高架桥”,也难免出现狭窄甚至堵塞,血管通路也是这样。对于因狭窄或血栓形成导致功能丧失的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小组则娴熟运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通过微创的球囊扩张技术,不开刀就能疏通闭塞的“高架桥”,使堵塞的瘘管重新恢复强劲血流,避免了患者承受再次手术造瘘之苦。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的透析治疗更便捷、也改善其生活质量。如果您或周围人群也有血管通路相关困扰或疑问,不妨咨询专业团队,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维修队”助力“生命之河”重新畅通。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 肾内科血液净化室 谭融通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 肾内科血液净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