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男子意外摔倒,右侧额颞顶硬膜下出血、小脑幕切迹疝、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昏迷、瞳孔双侧散大…种种迹象表明生命不容乐观!所幸长沙泰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为其顺利实施了急诊开颅手术,最终转危为安!

意外摔倒陷入昏迷,情况危急!

早上6点半左右,42岁的胡先生(化名)爬楼梯时意外摔倒,后脑勺撞击到地面。到达急诊科时,胡先生已处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血氧饱和度下降,及时气管插管,GCS评分=E1VTM3=4T分,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迅速启动“颅脑外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查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硬膜下出血、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

(▲术前影像图)

神经外科李自强主任和刘银川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急会诊后,认为患者目前已出现脑疝,双侧瞳孔散大,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指示完善术前准备后紧急进入手术室加急开颅手术!

30分钟,到达手术室!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神经外科团队、手术室团队、麻醉科团队等多学科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各项术前准备,从入院到手术室仅30分钟。

手术在全麻下紧急开展。李自强主任带领团队精准操作,顺利完成了开颅探查术+颅内血肿清除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清除约50ml血肿。术后患者左侧瞳孔已较前缩小至2MM,右侧瞳孔缩小至3MM,对光反射消失,证明手术有效降低了颅内高压。

(▲术后影像图)

术后,胡先生转至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症状好转后转回普通病房。目前,胡先生已能正常交流,肢体活动功能也在逐步恢复中。

(▲转到普通病房的查房)

脑外伤不容忽视,头部轻度撞击也暗藏风险!

神经外科李自强主任温馨提醒大家:“头部是人体很脆弱的部位之一,即使看似轻度的头部撞击,也可能暗藏致命的颅内出血风险。

颅内出血之所以凶险,与颅脑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颅骨是一个坚硬的密闭容器,内部容纳着大脑、脑脊液和血液,三者维持着动态平衡。

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剧烈晃动,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出血会占据颅内空间,压迫脑组织和神经,引发颅内压升高。若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脑疝,压迫呼吸和心跳中枢,危及生命。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迟发性颅内出血。**这类出血并非在撞击后立即发生,而是在受伤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逐渐显现。**起初,由于出血速度缓慢,症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不断积聚,最终体积增大,形成明显的血肿,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此外,老年人因脑血管硬化、脑萎缩,颅内空间相对较大,出血早期症状更隐蔽,更容易被延误诊断。

摔倒后,出现这些千万要重视!

摔倒后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身体在“求救”,需尽快就医。

**1.持续性头痛:**若头痛持续或逐渐加重,可能是脑震荡或其他脑部损伤的迹象。

**2.恶心呕吐:**无肠胃疾病诱因的恶心呕吐,可能是脑出血或脑损伤的症状。

**3.视力变化:**包括视物模糊、重影或视野缺损,可能是颅内压增高或者视路受损的表现。

**4.肢体无力:**若单侧肢体突然使不上劲,可能是脑部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所致。

**5.性格改变:**如突然变得暴躁或迟钝,可能是脑部损伤引起的性格变化。

**6.嗜睡或意识模糊:**持续嗜睡且意识不清,对刺激反应迟钝,可能是脑部功能受损的表现。

如何第一时间正确急救?

颅脑外伤的正确急救至关重要:

**1.禁止随意搬动:**若伤者已昏迷,不要强行摇晃、拖拽,避免因头部晃动加重脑组织损伤;若伤者颈部可能受伤,需保持头部与身体呈直线,防止颈椎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伤者侧卧,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避免窒息,并记录伤者意识状态变化时间线;若伤者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立即拨打120:**情况严重尽快联系急救车,告知医护人员“疑似颅脑外伤”,以便医院提前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

**4.警惕迟发性颅内出血:**即使看起来没事,也要密切观察24-72小时;孩子/老人摔到头即使没症状,最好也要去医院检查,他们头骨更脆弱。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泰和医院 神经外科 吕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 神经外科 吕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