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现问题,多与不注意一日三餐后的口腔卫生有关,未及时清理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不只会发出令人不爽的气味,更是会造成细菌的急剧增殖最终对牙齿、牙龈甚至牙神经造成损伤。如何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需根据残渣位置、牙齿状况及工具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刷牙、牙线、冲牙器、漱口,是常见的几种处理办法,以下是几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但单一的方式并不是解决食物残渣的最好办法,建议通过习惯性地打出一整套组合拳来解决。

01刷牙(基础清洁,首选)

适用场景:三餐后全面清洁牙齿表面、牙龈边缘及部分牙缝。

优点:去除牙菌斑、清洁大面积食物残渣,配合含氟牙膏可防蛀。

温馨提示

牙刷难以深入紧密牙缝,需结合其他工具。

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45°角来回十次清刷),避免横向用力伤牙龈。

饭后等待30分钟再刷牙(尤其是酸性饮食后),一定要用牙膏以增加润滑作用,防止直接干刷造成严重的釉质磨损。


图源:Pixabay

02牙线/牙线棒(牙缝清洁,核心工具)

适用场景:牙缝较大或刷牙后仍有残渣卡塞时。

优点:能物理刮除牙缝邻面的软垢和菌斑,尤其适合牙龈健康人群。

温馨提示

正确使用“C字形”环绕牙齿侧面上下滑动,避免暴力损伤牙龈。

若牙缝极紧可选膨胀牙线(遇唾液变宽)。

优于冲牙器,且对黏附性残渣(如纤维类)清除更彻底。


图源:Pixabay

03冲牙器(辅助性清洁)

适用场景:正畸、种植牙、牙周病等特殊人群,或牙线使用困难时。

优点:水流冲击清洁牙龈线下、牙套周围等死角,温和适合敏感者。

温馨提示

无法替代牙线/刷牙:对牙菌斑和紧密残渣效果有限。

建议用温水调低挡位,避免牙龈出血。

综合建议

日常最佳组合:刷牙(2次/日)与饭后漱口组合(牙齿基础条件好,无明显牙缝且未见明显食物残渣卡缝现象者),刷牙(2次/日)与牙线或冲牙器(至少1次/晚)配合。

餐后紧急处理

残渣明显卡缝 :先用牙线,再漱口。

仅轻微残渣 :漱口(含氟漱口水更佳)或冲牙器临时处理。

特殊人群

正畸患者:冲牙器与正畸专用牙线(如穿线器)组合使用。

牙龈萎缩/牙缝大:使用牙间刷(Interdental Brush)作为辅助,牙间刷又称牙缝刷、间隙刷,状似小型洗刷瓶,为单束毛刷。

温馨提示

漱口:可冲走松散残渣,但效果短暂,建议作为辅助。

工具选择:牙线/冲牙器并非二选一,根据牙缝状态搭配使用。

定期检查:即使清洁到位,每年仍需1~2次洗牙预防牙结石。

科学的口腔护理需要多方式协同组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口腔清洁和牙齿护理,贵在坚持!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邹老师的科普花园 邹静波、唐蕾、张媛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