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像往常一样的普通夜班,来了一位误食干燥剂的老奶奶,根据家属的转述,是因为老奶奶再食用完饼干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干燥剂的袋子状态,浅尝了一口,虽然及时发现并且吐了漱口,但后面赶到医院时,整个口腔黏膜已经是弥漫性充血状态。所幸老奶奶并未咽到胃里。造成食道的进一步损害。

现代社会,伴随着食物的多样化,为了保证食品的干净卫生,防止因为细菌真菌过渡繁殖,导致食物加速腐败变质,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干燥的存在非常重要。可以说干燥剂是食物的保护卫士,可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干燥剂也会成为伤害人们健康的凶手。

本以为科技发展,这样的事情只是个例,但是事实上,我们身边屡见不鲜。

    通过相关报道可发现误食干燥剂的人群多为儿童及老年人,这部分人群,由于文化限制,好奇心等多方面因素下,造成误食的后果。

而干燥剂往往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海苔、饼干等食物包装在一起,就是因为太常见,人们也是失了一份警惕心。

当然误食干燥剂除了向当地医院寻求帮助,第一时间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家长朋友们,为避免发生误食的可能性,应当在给儿童老人食物的时候,首先清理掉干燥剂。

另外我们也需要了解市面上常见的干燥剂都有哪些种类?假如误食后我们又应该做什么措施降低对人身体健康的损害呢?

首先我们最常见的干燥剂之一——氧化钙,我们又称之为生石灰,又因其吸湿性好、价格便宜等因素广泛运用于食品、衣物及精密仪器的干燥领域。氧化钙吸水后变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会产热,又因氢氧化钙属于碱性物质,故误食这类干燥成分不能催吐,免得造成食道的伤害,应当第一时间饮水或牛奶,成人服用120-240ml,儿童按每公斤10ml服用,总量不超过200ml,避免服用过多造成呕吐。另外千万不要用各种酸性物质中和氧化钙,特别时食用醋等,因为中和的过程中会大量释放热量加重损伤。


(图片作者拍摄)

其次是氯化钙,白色粉末状,具有轻微的刺激性,误食后可多饮水稀释。


还有就是透明的硅胶干燥剂,半透明颗粒,没有毒性,无水时呈现蓝色,吸水后变粉红色,由于外观色泽特别吸引眼球,常有儿童误食,所幸不被肠道吸收,可随粪便排除,家长可密切观察后期大便中是否有粉红色颗粒状物质。


(图片作者拍摄)

三氧化二铁干燥剂是咖啡色颗粒,具有轻微的刺激性,少量服用可饮水稀释,量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反应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样就要及时就以对症治疗。

(图片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刘国信,杨果平.谨防食品干燥剂带来的安全隐患[J].生命与灾害,2018,(01):30-31.

[2]李伟.宝宝误食干燥剂怎么办[J].农村百事通,2014,(11):60.DOI:10.19433/j.cnki.1006-9119.2014.11.033.

[3]邓文滔.误食干燥剂后应如何处理[J].农村百事通,2017,(09):58.DOI:10.19433/j.cnki.1006-9119.2017.09.034.


来源: happy夏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