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但蚊子的“骚扰”模式并未关闭,卫生杀虫剂成了不少家庭的“防蚊神器”,社区更是会定期开展爱国卫生灭蚊消杀工作。但很多人心里都有疑问:什么是卫生杀虫剂?它和我们家庭使用的防蚊产品有什么区别?五花八门的卫生杀虫剂产品该怎么选?今天就一次性讲清楚!

一、先了解什么是卫生杀虫剂

卫生杀虫剂是指用于防治家庭、公共场所的卫生害虫(包括蚊子、蟑螂、苍蝇、跳蚤等)一类杀虫产品,它可不同于防治农作物、植物的农业害虫(蚜虫、蝗虫、青虫等)的农药。

卫生杀虫剂产品对其毒性要求严格,为“低毒”或“微毒”,与人体、宠物接触使用的卫生杀虫剂安全性更高,它对人体接触的环境(皮肤、空气、餐具表面)的残留标准有严格限制。家庭日常中使用的蚊香、电蚊香液等也都含有卫生杀虫剂。

二、灭蚊卫生杀虫剂有哪些?

按使用方式可将灭蚊卫生杀虫剂清晰划分为空间喷雾、滞留喷洒、孳生地处理、物理诱杀辅助等四大类:

01

|空间喷雾类

适用于快速杀灭飞行中的成蚊,通过喷雾设备将药剂转化为细小雾滴(或烟雾),在空间中悬浮或扩散,蚊虫通过体表接触快速中毒死亡,主打“短时间内降低成蚊密度”,适合应对蚊虫活跃期的突发侵扰。

02

|滞留喷洒类

适用于杀灭停落的成蚊。使用时将药剂喷洒在蚊虫常停落的表面(如墙面、门窗),形成一层 药膜,蚊虫停落时可通过足部、体表接触药膜中毒死亡,此类卫生杀虫剂杀蚊效应比较持久,主打“长效防控”,适合降低蚊虫长期密度。

03

|孳生地处理类

适用于杀灭水中的蚊幼虫,针对蚊虫幼虫(孑孓)依赖积水生存的特点,将药剂直接投放或喷洒到积水区域(如花盆托盘、池塘、下水道),通过幼虫吞食药剂或体表接触药剂死亡,主打“减少蚊虫繁殖,是用于长期抑制蚊子繁殖的主要类型。

04

|物理诱杀辅助类

适用于和物理装置结合使用,增强诱杀效果。主要是通过物理装置(如诱蚊灯、诱蚊盒)吸引蚊虫,再配合药剂(如粘胶、毒饵等)将其杀灭,主打 精准诱杀,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扩散污染,适合家庭、医院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

三、卫生杀虫剂的选择和使用

选用适合灭蚊的卫生杀虫剂主要看3点,“低毒优先”:即优先选择包装标注 “微毒”、“低毒” 的杀虫剂。“剂型匹配”:也就是封闭空间少用喷雾,开放空间少用粉剂,食品区禁用接触式药剂,敏感人群区多用物理防制+饵剂。“查看登记证”:选择具备 “卫生用农药登记证”(标注 “WP” 类别)且登记范围包含目标病媒(如 “用于蚊虫防控”)的产品,可不能用农业杀虫剂替代。

卫生杀虫剂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蚊产品,也常被用于爱国卫生工作,比如使用卫生杀虫剂灭杀环境中蚊子。只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对产品,用好产品,就能高效防控病媒生物,减少蚊虫叮咬,避免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还能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 “科学消杀、安全防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