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称:一名46岁男性患者突发恶心呕吐,呼吸急促。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医护赶到现场时患者已神志模糊,口中可闻及明显烂苹果味。测量血糖为32.3mmol/L(正常空腹血糖为6.1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以紧急补液并静脉注射胰岛素,才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事后追问发现,他患糖尿病多年却未规律用药,近期因工作压力暴饮高糖饮料,最终诱发危症。

致命甜味:烂苹果味背后的酮症酸中毒危机

当人体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如擅自停药、感染、暴饮暴食)无法利用葡萄糖时,脂肪会被大量分解为酮体(含丙酮、β-羟丁酸等)。丙酮具有挥发性,通过呼吸排出,形成类似腐烂苹果或洗甲水的刺鼻甜味,轻症时较淡,重症时浓烈可辨。

1.酮症酸中毒的凶险进展

早期预警:口渴、多尿、乏力加重(“三多一少”恶化)。

进展期信号:恶心呕吐、腹痛(易误诊为肠胃炎)、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

危重阶段: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嗜睡甚至昏迷,血糖常>16.7mmol/L(部分>20mmol/L)。

关键数据:血糖>13.9mmol/L是酮体产生的临界值,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10mmol/L即需警惕。

2.年轻化趋势的诱因

近年病例显示,青年甚至青少年患者激增,诱因多为:

高糖饮料代水:如14岁男孩日饮3-4杯奶茶诱发酮症。

熬夜+饮食紊乱:如30岁刘女士熬夜加班时靠奶茶提神,送医时血糖高达25mmol/L。

异味背后的危症:不止是“烂苹果”

口腔异味是多种急症的无形信号,需结合症状综合识别:

肝病危机:肝硬化或肝昏迷患者可能呼出类似氨气的“肝臭味”,源于代谢异常导致的尿素累积。

院前自救:抓住黄金救援时间

1.酮症酸中毒:立即补液+侧卧防窒息

清醒者: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绝对避免含糖饮料!),同时用试纸检测血糖/尿酮。

意识模糊者:侧卧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呕吐窒息,切勿喂水喂药。

2.化学毒物中毒:阻断接触+冲洗

皮肤沾染毒物(如农药):立即脱衣,流动清水冲洗20分钟。

误服毒物:大量温水催吐(氰化物等除外),并保存毒物容器送医鉴定。

3.通用急救原则

第一步: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第二步:识别危象(气味+症状组合)。

第三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清晰描述气味特征与症状。

预防胜于抢救:高危人群的防御策略

1.糖尿病患者:备尿酮试纸,当血糖>13.9mmol/L或出现乏力、呕吐时立即检测。

2.慢性肝肾病患者:定期监测肌酐、尿素氮、转氨酶,控制蛋白摄入。

3.所有人:避免高糖饮料代水,减少熬夜应激,年体检必查空腹血糖。

研究警示:酮症酸中毒在胰岛素应用前死亡率高达40%,及时救治可降至1%——识别气味就是识别生机。

专家提醒

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该例患者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脱离险境,但更多患者未能如此幸运。口腔异味常是机体最后的化学求救,忽视“烂苹果味”的代价可能是生命。

下一次,当您或身边人呼出异常气味,请记住:这不仅是社交尴尬的预警,更是身体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120急救中心 李泽湘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