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还记得不?
之前咱们科普过
《浪浪山小妖怪》里的蛤蟆精,
好多小伙伴说没看够!
这不,
小编又带着新料来了
这次深挖其他“小妖怪”的故事~
它们个个都是自然界的“宝藏“!

图源:“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微博

图源:“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微博
电影中的猩猩怪,身形高大却胆小怯懦,因长相接近猴子被推上“齐天大圣” 的角色,它的原型可能最接近黑猩猩。
其实,黑毛猩猩仅分布于非洲,亚洲则只有东南亚的三种“红毛猩猩”—— 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打巴努里猩猩,它们同属猩猩属;而黑猩猩、倭黑猩猩属于黑猩猩属,东非大猩猩与西非大猩猩则归为大猩猩属。
有意思的是,《浪浪山小妖怪》剧组拍到一半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后他们巧妙调整设定,让这只猩猩怪成了家族被灭门后仅存的独苗。而在现实中,受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影响,黑猩猩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黑毛猩猩属于灵长目猩猩科,它们拥有高超智力与复杂社会行为,不仅会使用工具、表达情感,智慧更是远超人们想象。

黑猩猩造访珍妮・古道尔当时所在的营地
著名的灵长类学家珍妮・古道尔在1960年来到非洲坦桑尼亚的贡贝溪保护区,开启了对黑猩猩的长期观测。她发现,黑猩猩的工具使用堪称 “定制化”:它们不仅会用树枝掏取白蚁,还会挑选合适的石块当作锤子,精准砸开坚硬的坚果;为了增强树叶的吸水性,它们先咀嚼树叶,吐出树叶后就形成了“海绵”,利用这种“海绵”把存在树洞里的水吸出来。

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截图
黑猩猩弗林特是珍妮・古道尔的研究对象之一。母亲去世后,弗林特拒绝进食,整日蜷缩在母亲生前常去的地方,精神萎靡地远离群体,最终死去,珍妮・古道尔认为,弗林特当时患上了抑郁症。而电影中的猩猩怪有社交恐惧,这或许也与它幼时目睹亲人被害所产生的影响有关。

图源: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微博
电影中小猪妖新入职大王洞,卖力表现,背靠着大铜锅努力摩擦,把锅内锅外擦得油光锃亮,没想到弄巧成拙被追杀。这猪鬃毛的清洁能力还真不是盖的,在二战时期它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猪鬓其实就是猪背上生长的长毛,又叫“刚露”,具有韧性强、弹性好、不易变形、耐潮湿等特点,用其制成的刷子坚固耐用。在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枪炮、坦克等装备需用刷子清理保养,猪鬃刷能有效去除枪炮膛线和机械零件的油污、铁锈,保证武器正常运作,当时尚无替代材料。

美军使用猪鬃刷清理枪支
战争需求激增使猪鬃供应紧张。中国作为主要出产国,农家黑猪的鬃丝粗长、韧性更佳,是军用毛刷的顶级原料。那时中国猪鬃成了极度紧俏的军用物资,美国将其列为战略物资A类,地位与军火等同级。

美军使用猪鬃炮刷清理战舰炮
这一根根来自中国的猪鬃,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了反法西斯事业,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特殊印记。

养猪为中国的重要副业,促进猪鬃产业的兴盛
猪鬃对中国抗战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当时,猪鬃出口是战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1937~1945年,中国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

电影里四小只对战老鼠精时,老鼠精曾大喊:“除了黄鼠狼,谁也没怕过!” 这话倒也贴合现实 —— 黄鼠狼的确是老鼠的天敌。
黄鼠狼学名黄鼬,是鼬科鼬属的小型食肉动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老鼠。曾经,有动物学家通过粪便分析发现,鼠类占其食谱的90%以上,一只成年黄鼬一年能消灭3000~4000 只老鼠,极大程度保护了农田和草原。至于民间“黄鼠狼偷鸡” 的说法,其实是个误会。它们偶尔捕食家禽,多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导致天然食物匮乏,实属无奈之举。
黄鼬因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贡献被列入三有动物名录,所谓 “三有”,指的是中国国家保护的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近年因城市绿地增加、食物丰富,黄鼠狼频繁出现在社区、公园等区域。发现时应保持距离,切勿自行捕捉,以免触犯法律和引发健康风险。

图源: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官方微博
在《浪浪山小妖怪》里,还有一个令人捧腹的角色——公鸡画师。
鸡是天生的“四色视觉大师”。人类靠红绿蓝三色视锥细胞感知色彩,鸡却额外拥有感知紫外线的视锥细胞,能捕捉到花瓣上的紫外纹路、羽毛上的隐秘光斑,这些人类看不见的色彩。
鸡的双眼位于头部两侧,视野宽达300度,这种超广角视野让它们能一次性收纳更多画面元素。更特别的是鸡对动态的敏锐捕捉力,它们的视网膜中运动检测细胞密度极高,哪怕是草丛里小虫的细微挪动,都能瞬间锁定。
原来现实中的鸡自带“天赋”,难怪能在浪浪山担起画师重任。
每个生命都有
属于自己的“浪浪山”,
每个平凡都值得被看见。
让我们带着电影中的感动,
践行对自然的尊重。
拒绝野生动物制品,
保护栖息地,
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些动物朋友。
作者:四月
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