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通过练习或者反复经验从而导致人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续改变,因此学习是促进个体成长的主要途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
很多人认为读书就是学习,这肯定没有问题。儿童第一次上学,不清楚学校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走。家长可以直接讲解学校位置,也可以指导他去查地图,甚至可以打开导航APP……这样孩子的大脑里就构建出学校的坐标,并标记出上学的路线。如果孩子要了解学校,可以通过查资料,认识学校的规模、学校的性质等,这样一来,孩子的大脑里构建出学校的模型。这就是“读万卷书”,这就是学习。
读书是学习,但学习未必就只是读书。同样问题,儿童不清楚学校位置和上学路线,带他走几次不就知道了?学校的规模有多大、学校的性质怎么样,在这所学校呆过几年的学生的认知比书本上、传说中肯定更准确。这就是“行万里路”,同样是学习。
其实“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属于反复经验,区别在于书本上记载的知识是别人的经验,属于间接经验;而练习则属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而已。“读万卷书”的学习成本比较低,效率比较高;“行万里路”的学习应该更靠谱,这就是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各有利弊,应该相互补充。
真正好的教育,是要督促儿童“学中做”和“做中学”。“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都不能少。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