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专家介绍,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 OA)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属于退行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膝关节、髋关节、手指等负重或活动频繁的关节。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骨关节炎并非单纯的“老化”,其病理过程包括:

关节软骨退变与磨损→ 失去正常弹性和润滑作用;

滑膜炎症反应→ 出现关节肿胀、疼痛;

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软骨下骨硬化→ 加重疼痛与功能障碍。

其发展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过程,早期症状轻微,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甚至需要手术置换。

二、危险因素

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

性别:女性绝经后更易发生。

肥胖:体重越重,风险越大,体重增加使膝、髋等负重关节压力过大。

关节损伤:长期负重、下蹲、搬运或运动性损伤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关节畸形:天生关节畸形或有软骨缺陷。

遗传及家族史。

三、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解,晚期静息痛、夜间痛。

2、关节僵硬

常见于髋、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可伴畸形。

3、骨摩擦音(感)

即关节活动弹响,常见于膝关节OA,是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即可出现。

四、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

病史与症状(慢性疼痛、僵硬)。

影像学检查:X 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必要时可行 MRI 评估软组织情况。

检验检查:主要用于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其他关节疾病。

五、治疗与预防

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

1、非手术治疗:

保护关节:体重超标者宜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担。要注意患病关节保暖,避风寒。

运动治疗:合理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要避免关节负重活动,避免过久站立或长距离步行。

功能锻炼:如支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坐抬腿练习。

物理治疗:理疗、热敷、针灸等。

2、药物治疗:

对症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手术治疗:

OA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下清理术、截骨术,晚期严重患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手术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矫正畸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唐伟群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唐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