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3:针对不同亚型的软组织肉瘤是否有特定的筛查指标或方法?
核心观点:分子检测识别特征性基因改变。
观点解读:部分亚型有独特基因变异,例如,滑膜肉瘤的 SS18-SSX 融合基因。通过分子检测技术发现这些标志物,可精准区分亚型,指导个性化治疗。若已经确诊软组织肉瘤,建议直接前往国家级医学中心进行会诊或进一步分型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毕竟软组织肉瘤诊断分类困难,地方医院诊疗水平有限。
问题4:如何避免软组织肉瘤的误诊和漏诊?
核心观点:疑难病例转诊至专科中心会诊。
观点解读:对诊断困难或结果矛盾的病例,及时转至有经验的肉瘤诊疗中心,由多学科专家重新评估影像、病理切片等资料,借助更先进技术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问题5:软组织肉瘤的 AJCC 分期系统和 Enneking 提出的 SSS 外科分期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侧重,如何根据这两个分期系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核心观点:综合两系统可精准判断恶性程度和手术难度。
观点解读:AJCC 的分期(如肿瘤大小是否超过 5 厘米)结合 Enneking 的恶性分级(低度或高度恶性),能明确肿瘤的危险性。例如,大肿瘤 + 高度恶性 + 间室外生长,说明手术难度大且易复发,需更彻底切除并配合术后辅助治疗。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