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利维亚的深处,隐藏着一个被称为“致命天堂”的神秘之地——马迪迪国家公园。这里拥有丰富多样的物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然而,它也同样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成为探险家们既向往又忌惮的禁地。

马迪迪国家公园,成立于1995年9月21日,占地面积广阔,达到了惊人的18958平方公里。它不仅涵盖了安第斯山脉的雪坡,还包括了茂密的亚马逊雨林。从寒带到热带,多种气候类型在这里交织,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因此,马迪迪成了动植物学家们的天堂,他们纷纷涌入这里,希望亲眼看见那些珍稀甚至全新的物种。

马迪迪国家公园成立于1995年9月21日

然而,这片天堂并非总是温柔的。事实上,它的致命之美曾让许多探险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81年,一个由年轻以色列背包客尤奚·金柏格和他的两名熟人组成的探险队,在一位自称地质学家的神秘男子卡尔·鲁普瑞契特的引诱下,踏入了这片未知的领域。他们被关于原住民部落和金矿的传说所吸引,怀揣着探险梦和财富幻想,不顾当地人的警告,深入雨林。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财富和冒险,而是迷路、饥饿和内讧。在徒步两周后,他们不仅一无所获,还陷入了绝境。最终,四人决定分道扬镳。金柏格和美籍摄影师凯文·盖尔选择了继续冒险,他们制造了木筏,试图在激流中寻找出路。然而,当木筏撞上岩石后,金伯格与盖尔失散,独自在雨林中求生了三周。

在这三周的苦难中,金伯格遭遇到了无数致命的威胁。火蚁的叮咬让他痛苦不堪,而潜行的美洲豹更是让他时刻提心吊胆。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马迪迪国家公园的野性和美丽。

马迪迪国家公园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栖息着约270种哺乳类、近500种鱼类、逾200种两栖类以及200多种爬行类动物。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还生活着约12万种昆虫和约1200种鸟类——占全球鸟种的十分之一以上。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让人在惊叹之余也深感敬畏。

然而,这片天堂如今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早在1998年,就有计划在巴拉峡谷兴建大坝。而峡谷的西缘正位于马迪迪境内,因此大坝一旦建成,将淹没约2000平方公里的园区,导致大量野生动物和居民流离失所。虽然该计划最初被中止,但在2007年又被重启。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希望在10至15年内完成大坝建设,将玻利维亚打造成南美的水力发电大国。然而,这一构想却遭到了原住民和环保团体的强烈反对。

他们深知,这片雨林对于许多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也是那些曾在这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探险者们的精神寄托。因此,他们决心要保护这片天堂,让它的美丽与野性得以延续。

幸运的是,像尤奚·金伯格这样的人并没有忘记马迪迪国家公园给予他们的教训和帮助。在雨林患难记的十年后,金伯格重返亚马逊雨林,感谢当地人的救助。他利用获得的补助建造了太阳能生态小屋,并花费三年时间教导当地人如何经营和管理这片土地。金伯格还成为国家公园成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致力于将马迪迪的美丽与野性展示给更多人,并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关注。

并非所有马迪迪国家公园内的动物都很危险,像水豚就相当温顺

除了金伯格之外,还有许多人在为马迪迪国家公园的保护而努力着。例如罗莎·玛丽亚·鲁伊兹,她创办了“生态玻利维亚”组织,并为该地区的保育事业奋斗了20多年。在2000年时,她曾带领《国家地理》的团队穿过该区域,向他们展示了大坝建设计划将带来的巨大损失。如今,她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专注于推动园区的永续旅游发展。

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马迪迪国家公园逐渐成为一个既能展示自然之美又能保障生态平衡的旅游胜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能了解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金伯格建立的查拉兰生态小屋更是成为当地玻利维亚人经营和管理的一个典范项目,为游客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马迪迪国家公园的机会。

总的来说,“致命天堂”马迪迪国家公园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美丽的地方。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并教会我们尊重每一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努力保护这片天堂,让它的美丽与野性得以永存。

金柏格建立了查拉兰生态小屋,并由当地的玻利维亚人负责经营

在马迪迪,有哪些动物只是惹人厌,哪些又是真的要人命?让我们一起从下一篇文章中找出答案。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梁忠伟 中国机械学会微纳制造\智能运维专委会理事、中机联绿色制造专委会常务委员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