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季节,漂流成为了一项火爆的水上运动。由于漂流过程中水流湍急、河道情况复杂,不少人因皮艇颠簸、碰撞岩石或其他硬物,甚至被甩出艇外而造成意外伤害。

15岁的小涵近日就在漂流中,遭遇一个猛烈撞击,当时顿感骶尾部一阵剧痛,由于玩得太嗨,他并没有太在意,回到家早早就上床睡觉了。不料,第二天起床时,发现自己的骶尾椎区域剧烈疼痛,甚至连坐下都困难。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确诊为:骶骨骨折

藏在身体深处的“基石”:认识骶骨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脊柱外科武文主任医师解释,骶骨是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腰椎下方,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底朝上,尖朝下,形似一个倒三角形。它向上承接脊柱重量,向下传递至骨盆和下肢,堪称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战略要地”。同时,骶骨与髂骨、耻骨共同构成骨盆环,保护盆腔内的器官。

这块骨头承担着支撑脊柱、传递重力的重要职责。当我们坐立时,体重主要通过坐骨结节支撑,但当采取半坐卧位或遭遇来自下方的撞击时,骶骨便首当其冲地承受压力。

漂流为何容易导致骶骨骨折?

在漂流过程中,当橡皮艇快速划过水面或与岩石发生碰撞时,身体可能会被突然抛起又重重落下。这种垂直方向的剧烈撞击力直接作用于骶骨,超过其承受极限时就会导致骨折。

漂流时最常见的骶骨骨折机制是:

• 直接从高处跌落坐在地上;

• 漂流中与礁石或河床的猛烈撞击;

• 高速水上运动中的突然减速或碰撞。

如何识别骶骨骨折的“信号”?

骶骨骨折的症状可能不会立即显现,有时在受伤后数小时甚至第二天才逐渐出现:

1. 坐下和起立时剧烈疼痛,跛行。

2. 局部肿胀、压痛:骶骨区域明显肿胀、触痛、擦伤。

3. 放射痛:可能向臀部、腹股沟或大腿后侧放射。

4. 排便困难或失禁:损伤神经时可能影响直肠功能,出现尿潴留或失禁。

5. 行走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步态异常,活动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骶骨骨折在骶尾椎正侧位X线平片中即可诊断,但CT可以比较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和形态,还能发现一些X线片容易漏掉的隐匿性骶骨骨折。因此,如果伤后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受伤经过。

从急诊到康复:骶骨骨折的治疗之路

骶骨骨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脊柱骨盆的稳定性和神经受累程度。

• 大多数无移位的骶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

1. 急性期(1-2周):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坐位和平卧位压迫,建议俯卧位或侧卧位。卧床期间多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做有效咳嗽、咳痰,正确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勤翻身预防压疮,多饮用白开水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加强下肢尤其是足踝关节的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 疼痛管理:冰敷,配合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3.促进骨折愈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促进骨折愈合,调节骨代谢。

4. 康复锻炼:在骨折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包括平卧位锻炼、下肢锻炼、关节锻炼等,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或骶尾关节严重脱位者,通常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

• 在骨折的恢复期间,应注意:

1.避免久坐: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立,以免加重骨折部位的负担。如需久坐,可在椅子上放置空心的软垫,减轻对骶骨的压迫。

2.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促进骨折愈合。

预防胜于治疗

脊柱外科武文主任医师提醒大家,享受漂流乐趣的同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充分了解水域情况和安全须知:提前熟悉漂流路线中的险滩和障碍物。对于身体条件不佳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严重颈椎病的患者等不适合参与此类高强度的运动。

2.穿戴合适的安全装备:穿戴好救生衣、手套、护肘、护膝、头盔等防护用物,使用漂流专用坐垫。缓冲撞击力。

3.掌握正确的姿势:在漂流过程中,尽量保持船身平衡,避免大幅度晃动或倾斜。特别是在通过险滩或急流时,及时调整船身方向保持稳定。

4.应对紧急情况:在预见撞击前,采取微蹲姿势,让膝关节和髋关节成为“天然减震器。如果不慎落水,应保持镇静,注意保护头部和胸部等重要部位,等待救生衣的浮力将自己托出水面。

5.加强核心训练:强健的腹背肌群能更好地稳定骨盆和脊柱。

若在漂流或其他活动后出现持续腰骶部疼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专业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脊柱外科 朱可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