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癌,江湖上素有“70-70-70”的传说:70%的患者在被发现时已是晚期;70%的患者经过标准化治疗后3年内会复发;70%的患者,生存期不足5年...

这个令人惊愕的数据来自素有“妇癌之王”之称的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一直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

为了提醒所有女性关注这一隐匿却致命的健康威胁,每年5月8日被定为“世界卵巢癌日”,今天就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的专家带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妇癌之王”。

“沉默的杀手”

卵巢癌还有个花名叫做“沉默的杀手”。之所以被称为“杀手”,是因为其“难治疗”且“易复发”。而“沉默”,则是因为其“难发现”:正常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妇科检查不容易扪及或者查出。 盆腔内的空间较大且直接与腹腔相连通,较小的卵巢肿块对周围脏器无明显影响,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谁最易中招?高危人群要警惕

卵巢癌也分多种类型,并非等同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有其典型好发年龄:

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下年轻女性;

交界性肿瘤:好发于30~40岁之间;

上皮性卵巢癌:最为常见,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妇女。

此外,生育史与内分泌因素也会影响风险。未孕、未产或未哺乳者患病率明显升高;初潮过早、绝经过晚、曾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女性,同样需警惕;家族史更是一个重要预警,若直系亲属中有人曾罹患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原发性癌,个体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群。

出现5个****身体信号,别再拖!

虽然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女性朋友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微妙变化,尤其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都应及时就医:

持续隐痛或钝痛:疼痛是卵巢癌最为明显的一个症状,不同于偶尔的轻微腹痛,卵巢癌引起的疼痛往往持续存在,且可能逐渐加重

消化功能紊乱: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便秘,若伴随体重下降,警戒性更强;

腹部胀大:突然出现腹胀,且腹围增大,可能是因为卵巢癌已经转移至腹腔,导致大量腹水,或者是卵巢癌包括增大,引起腹胀表现。而这种腹胀则容易被认为是脂肪增多,因此短期内腹胀加重不可简单归为肥胖。

排尿习惯改变:尿频、尿急或排尿不尽感,可能因卵巢肿瘤压迫膀胱而致;

异常阴道出血:非月经期或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确诊就是晚期,没得治了吗?

一旦确诊卵巢癌也不要担心,需要树立信心,它虽然是恶性疾病,但近年来有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于部分复发卵巢癌还可以选择再次手术,可明显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激素治疗。

这么“凶”的癌,可以提前预防吗?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不仅增加多种肿瘤风险,也会掩盖腹部肿块的早期症状;

均衡膳食、适度运动:以高纤维、低脂低糖饮食为主,配合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并提高免疫力;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有家族史者应尽早接受BRCA1/2等基因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定期妇科检查:即便无不适,亦应每年做一次盆腔超声及血清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必要时辅以CT或MRI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卵巢癌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循。在“世界卵巢癌日”来临之际,呼吁每一位女性:提高风险与早期症状的认知,养成健康习惯,坚持科学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自己的生命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