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每天过滤约180升血液。然而,一些常用药物可能悄悄损伤肾脏,甚至引发药物性肾衰竭。哪些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肾损伤,又该如何避免呢?


一、哪些药物可能伤肾?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尤其长期/过量服用);抗生素:庆大霉素、头孢类(部分人群敏感);中药、偏方: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朱砂等;降压药:部分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需遵医嘱监测)

造影剂:增强CT/MRI检查时使用。  


高危人群:老年人、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二、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伤?

不随意用药:感冒药、止痛药勿长期服用,避免叠加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中药≠绝对安全,务必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主动告知病史:就医时说明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医生会调整用药方案。定期检查肾功能:长期服药者每3-6个月查血肌酐、尿常规(尤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尿量减少、尿液泡沫增多、下肢水肿、乏力恶心等需警惕。


三、若已发生肾损伤,该怎么办?

立即停药: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症治疗:补液、碱化尿液(如碳酸氢钠)加速药物排出。严重者需血液透析临时替代肾功能。营养支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控制血压血糖。


护肾小贴士

用药前看说明书,关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慢性病患者建议记录用药清单,复诊时出示给医生。

多喝水(心肾功能正常者),促进药物代谢。

肾脏损伤不可逆,科学用药是关键!


护肾用药避雷口诀

一、伤肾药物要记牢
止痛退热莫乱吃,过量伤肾悔不及;
抗生素类需谨慎,部分头孢有风险;
中药偏方别轻信,马兜铃酸藏危机;
降压利尿遵医嘱,定期监测保肾安;
造影检查需注意,高危人群要警惕。

二、科学护肾有妙招
不贪药、不混药,成分相同要避开;
中药也需正规医,偏方迷信不可取;
病史主动告医生,调整用药更安全;
三月一查肾功能,尿量泡沫多留意;
水肿乏力莫拖延,及时就医是关键。

三、肾损应对莫慌张
立即停药遵医嘱,补液排毒减负担;
严重透析暂替代,低盐优质蛋白餐;
喝水适量促代谢,心肾正常可多饮;

记录用药清单全,复诊出示保平安;

护肾口诀心中记,健康生活肾无忧;

若有疑问随时问,肾科医护为您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