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宝爸在婴儿辅食添加上有很多疑问:**什么时候添加辅食?添加什么样的辅食?添加辅食后是不是一直吃糊状食物?怎样才能给婴儿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儿保专家将逐一解答。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当母乳或配方奶不足以满足婴幼儿营养需求,而需要提供其它食物进行补充喂养时,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辅食喂养或辅食添加。中国营养学会在“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建议6个月添加辅食。

辅食如何添加?

准则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必须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 婴儿满6月龄后继续母乳喂养到两岁或以上。

• 从满6月起逐步引入各种食物,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健康。

•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铁的泥糊状食物。

• 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准则2: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 不盲目回避易过敏食物,1岁内适时引入各种食物。

•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 逐渐增加辅食频次和进食量。

准则3: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

• 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

•保持食物原味,尽量少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

• 辅食应含有适量油脂。

•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准则4: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进餐时父母或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识别其饥饱信号,并及时回应。

•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绝不强迫喂养。

•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主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 进餐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父母或喂养者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餐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准则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 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

•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防止进食意外。

•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准则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 体重、身长、头围等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

•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的生长模式。

•激励婴幼儿爬行、自由活动。

怎样给婴儿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婴儿饮食行为是指根据婴儿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在不同时期有序添加相应食物种类、质地来培养其正确的与饮食行为相关的行为,以完成从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的过渡。

口腔技能的发展有赖于不同食物质地的及时引入,口腔的各种技能的发展与食物质地相互影响。同时,食物质地也会影响婴幼儿的食欲、饮食习惯等。引入合适的食物质地有助于其茁壮成长。

**出生后6-18个月是婴儿口腔处理食物的能力的重要的发展时期。**婴儿从仰卧位的依赖喂养转向直立位的独立喂养,食物也从液体到半固体、固体食物过渡,吸吮功能逐渐下降,吞咽功能逐渐提升。

咀嚼行为的出现会刺激上颚和牙齿的生长;反之,舌头和牙齿等的发育也为婴儿的咀嚼功能发展提供了支持。

应鼓励婴幼儿最迟在8-10个月期间食用块状食物,不鼓励长期食用泥状食物,因为这可能导致儿童后期发育迟缓。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儿保专家提示:食物质地的合理引入,在促进婴儿接受更广泛的食物、平衡营养和更好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马科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马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