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病房里,71岁的李爷爷喝下一口白米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20多年来他第一次无需拍打胸部、无需饮水辅助就能顺利吞咽。这一切转变,得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何恒正专家团队为他成功实施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20多年前,来自湖南怀化的李爷爷开始出现进食梗阻感,每次吃饭都变成一场“战斗”:必须边喝水边进食,或拍打胸部帮助食物下行,餐后还常伴有呃逆、恶心呕吐。多年来,他尝试过各种中、西药治疗,症状虽稍有缓解却始终反复发作。近5个月来,情况急剧加重:老人只能进流食,身体日渐虚弱,乏力不堪。直到一周前,他连一口水都难以吞咽。
面对老人的痛苦,家属几经波折,多方打听下来到何恒正教授团队处就诊,完善检查后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2025年8月24日,何恒正教授带领向彩岭博士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 Heller贲门肌切开+ Dor胃底折叠术,手术仅耗时1.5小时,腹部仅5个“钥匙孔”小切口。
何恒正教授解释:“贲门失迟缓症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不能适当松弛,导致食物通过受阻。我们通过微创手术切开了括约肌,同时进行了胃底折叠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既解决了梗阻问题,又预防了术后反流等并发症。”
令人惊喜的是,手术后的第3天,李老先生就已经能够顺利进食流质食物。老人激动地笑着说,“20年了,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顺畅过!”手术后第7天,患者顺利出院。
患者同时有精神焦虑病史,长期抗焦虑治疗。此次手术不仅解决了吞咽困难问题,团队还特别关注了其心理健康,给予了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何恒正教授提醒: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和体重减轻。如长期存在进食梗阻感,尤其是需要饮水辅助或拍打胸部才能进食的情况,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目前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等优点。
湖南省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主席,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何恒正教授团队成熟开展此类手术,让众多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向彩岭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人民医院 向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