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室突然冲进来一位大汗淋漓的患者。他脸色煞白,嘴唇发紫,抓着胸口艰难地说:“医生…我喘不上气…”当班护士迅速将他送进抢救室。吸氧、心电监护、静脉给药…经过紧急处置,患者李先生(化名)终于缓过气来。
医生追问病史时发现,李先生是在诊所输液后出现不适。前一天输完液他就觉得心慌气短,但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继续输液后,反应直接升级为呼吸困难!最终检查发现,他其实患有肝脓肿破溃,经过手术才转危为安。
急诊科周启兵主任提醒大家:输液不是“万能药”,这些反应要当心!输液虽然见效快,但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风险比吃药大得多。
常见危险信号
1.轻度反应(立即告诉护士)
手背胀痛、发凉;皮肤发痒、起疹子;突然觉得心慌、头晕。
2.重度反应(马上按呼叫铃)
喉咙发紧、呼吸费力;眼前发黑、冒冷汗;胸口压榨样疼痛。
致命误区:
“上次输液没事,这次肯定安全”→很多过敏反应发生在第二次或多次输液时!
“小诊所便宜又方便”→急救设备不足,突发状况难以及时处理。
救命提醒:输液前后必做5件事
1.扎针前:主动告知所有过敏史(包括海鲜、花粉等),询问药物名称,记住过敏成分。
2.输液时:保持穿刺手臂自然放松,不要自行调节滴速(过快可能心衰)。
3.拔针后:至少留观30分钟(70%过敏发生在这段时间),出现任何不适立即返回急诊。
这些情况其实不用输液!
很多常见病根本不需要输液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性);轻度腹泻(无脱水);慢性病稳定期调理。
**记住原则:**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健康无小事,这些细节能救命
李先生的肝脓肿虽然与输液无直接关系,但若第一次出现反应时就及时就医:可能更早发现原发病、避免第二次过敏加重、减少抢救风险。
请转发给家人朋友:
1.不要迷信“输液好得快”;
2.诊所输液后不舒服,立即到正规医院复查;
3.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异常感觉说“再观察观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急诊科 周琰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周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