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长河,我们发现面包与人类的缘分可追溯至约数千年前。古老的埃及象形文字,就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人类烤面包的悠久历史。
想象一下,最初的尝试是将磨碎的小麦粉与水混合,然后置于阳光下晾晒。在这其中,有一批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天然存在的酵母菌开始发酵,使得面团逐渐膨胀变大。这一奇妙的变化无疑引起了古埃及人的注意,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分离和利用这种天然的酵母菌,将其添加到每一批制作的面团中。
面包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味的口感,更在于其制作过程中蕴含的奇妙化学与生物学变化。而酵母菌,作为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制作面包的旅程吧!
面包的四大基石
想要烤出美味的面包,以下四种材料缺一不可:
面粉:它是面包的骨架,与水结合后形成面筋,同时提供糖类作为酵母菌的能量来源。
酵母菌:这些小家伙是面包蓬松柔软的秘诀。它们会“吃掉”面粉中的糖类,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包体积膨胀。
水:它就像面包的灵魂,不仅激活酵母菌,还帮助面粉中的蛋白质相互连接,形成坚韧的面筋网络。
盐:虽然用量不多,但盐却能大大提升面包的风味。不过要注意哦,盐过多可是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的。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面包了!
混合原料:将面粉、酵母、盐和水放入大碗中,用双手将它们充分混合成一个黏糊糊的面团。在这个过程中,面粉中的两种蛋白质——麦谷蛋白和谷胶蛋白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与水结合后形成面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它赋予了面包独特的嚼劲。
揉面的艺术:将面团移至撒了少许面粉的桌面上,开始揉面。通过手掌的按压、面团的折叠和90度的翻转等动作,我们确保面粉和水充分融合,并促进面筋的形成。当面团表面变得光滑有弹性时,就可以停止揉面了。
面团的发酵之旅:接下来,将面团放回碗中,用茶巾或保鲜膜覆盖好,放置在一个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酵母菌开始大展身手。它们以面粉中的糖为食,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被面筋网络包裹住,形成一个个小气泡,使得面团逐渐膨胀起来。
二次揉面与发酵:当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大时,我们将其从碗中取出进行二次揉面。这次揉面的目的是排出面团内部过多的空气和大气泡,并让小气泡更加均匀地分布在面团中。揉好后再次将面团放回碗中进行二次发酵,直到它再次膨胀至两倍大。
烘烤的魔法时刻:最后一步就是将面团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进行烘烤了!随着烤箱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也达到顶峰,它们产生的气体使得面团进一步膨胀并形成更多的气泡。然而好景不长,当温度达到约60°C时,酵母菌开始死亡,面筋和淀粉也逐渐固化,这使得面团无法再继续膨胀了。最终,在高温的作用下,面包表面的糖分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了一层诱人的咖啡色外皮;而面包内部则因为气体的作用而变得蓬松柔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添加到面团中的酵母菌其实是一种活的有机体哦!不过别担心,超市里售卖的酵母菌与那些会引发感染的菌种是不同的。面包师傅们通常使用的是由干燥酵母菌制成的酵母菌粉;这些酵母粉在遇到湿气时会溶解并释放出里面的活酵母菌。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会“吃掉”面粉中的淀粉产生的糖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在烘烤过程中会挥发掉并留下一丝淡淡的酸味;而二氧化碳则是让面包变得蓬松柔软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温暖的环境下让面团充分发酵是制作美味面包的重要步骤之一哦!
烤面包用的酵母菌通常称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这种酵母也用于酿造啤酒。
现在你是不是对烘焙面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呢?那就赶快动手试试吧!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孙明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