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益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大姐,她因早餐误食凉薯种子煮的粥,5分钟内呕吐昏迷,经洗胃才脱险。这类悲剧在急诊科并不罕见——凉薯拥有甘甜块根与剧毒种子的双面性,是潜伏在我们餐桌上的隐形杀手。

块根是美食,种子是毒药

凉薯(别名白地瓜、沙葛、地萝卜)属于豆科植物,可安全食用的仅有地下块根。撕开浅黄外皮,雪白果肉脆甜多汁,可生吃或炒食。但全株其他部分均含剧毒,尤以种子毒性最强。这与土豆发芽含毒类似,但危险度更高:5-6粒种子即可致死。

致命毒素如何摧毁人体

种子中的鱼藤酮是核心元凶,它曾作为土农药使用。这种毒素能破坏细胞线粒体的呼吸链,直接切断能量供应。中毒者往往在5分钟内出现恶心呕吐、手脚麻木;严重时呼吸抑制、血压骤降、昏迷。

为何总有人误食?

种子外观是首要陷阱:豆荚包裹的种子酷似四季豆或豌豆,易被误认作“地瓜结的豆子”或者是宵夜良伴毛豆。民间偏方更是推波助澜,如“凉薯籽煮水祛湿”或“煮粥尝鲜”等错误认知,让许多人不知不觉就服了毒。

安全食用三原则

**1.认准部位:**只吃凉薯地下块根,去皮后洁白脆甜;种子、茎叶、花朵全剧毒!

**2.警惕苦味:**块根若带苦味立即丢弃,这是异常毒素信号。

**3.严防误认:**种子绝不存放于厨房,避免与食用豆类混淆。

中毒急救黄金十分钟

如果一旦误食凉薯的有毒部位,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立即催吐(手指刺激咽喉吐毒);

2.保留样本(携带种子或呕吐物);

3.10分钟内送最近医院洗胃。

急诊会采用洗胃+活性炭+输液支持方案,鱼藤酮无特效解药,早期清除毒素是保命关键。

这些“薯”类也需警惕

**黑斑红薯:**霉变黑斑含肝毒素番薯酮,蒸煮不破坏;

**发芽土豆:**芽眼聚集神经毒素龙葵素;

**马蹄莲块茎:**含致昏迷生物碱,常被误食。

植物不会主动伤人,致命的多是认知盲区。当您看到凉薯藤上垂挂的翠绿豆荚,请记住:那里面包裹的,是自然最沉默的杀意。

参考文献

[1]唐祖年,龚受基,戴支凯,等.凉薯种子提取物急性毒性和对KB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8,(07):435-437.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曹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曹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