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听起来有点儿微不足道,但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在这5分钟内,只要动动腿,做一个简单动作,就能帮你预防血栓!
血栓,每个人都可能被盯上
很多人觉得“血栓是老年人的事”,但事实上,血栓的形成遵循一个“三角定律”,每个人都可能踩中其中一个“角”。
1血液太“黏稠”(高凝状态)
就像蜂蜜比水更容易结块,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特别活跃。比如孕妇、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体内激素变化会让血液变稠,容易形成血栓。
2血流太“慢”(血液淤滞)
血流速度慢,就像积水容易发臭,血液里的成分也会沉积下来。久坐、久躺是最常见的诱因——上班族每天坐8小时,打游戏时窝在沙发里不动,都会让下肢血流变慢。
医学上有个词叫“电子血栓症”,专门指长时间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血栓。美国研究发现,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深静脉血栓风险比常人高2-3倍。
3血管“受伤”了(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壁就像光滑的水管内壁,一旦被划伤(比如手术、外伤、化疗),血小板会立刻“赶来修补”,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
这三个要素,缺一个可能只是“隐患”,但如果占了两个以上,血栓就可能悄悄找上门。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这3种表现,可能提示已经有血栓了!
1后背痛
久坐的人常觉得后背痛,以为是腰肌劳损,却可能是腹腔或盆腔的血栓在“作怪”。
当血栓大到一定程度,会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疼痛。一旦这个血栓脱落,顺着血管流到肺部,就会导致肺栓塞。更危险的是,肺栓塞引发胸膜炎时,也会出现后背痛,容易被当成“心梗”或“肩周炎”。
2莫名气短
肺部血管被血栓堵住后,氧气交换受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呼吸困难。但它和运动后的气短不一样:
✔️普通气短:休息几分钟就缓解;
✔️血栓气短:轻微活动就加重(比如刷牙、走路),甚至躺着也觉得憋。
有人形容这种感觉:“像被人捂住了鼻子,明明在喘气,却吸不进氧气。”
3一过性晕厥
突然头晕一下,几秒钟就好?别以为是“低血糖”,这可能是肺栓塞的“致命预警”。
血栓堵住肺动脉后,心脏向肺部供血的阻力骤增,血压会突然下降,脑部缺血就会导致晕厥。数据显示,出现过一过性晕厥的人,1/6最终被确诊为肺栓塞。
这个动作可以预防血栓,每天5分钟就有效
它就是“踝泵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勾脚。
“踝泵运动”堪称人体自带的“微型水泵”,可以通过简单的勾脚、绷脚动作,让我们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中,推下肢静脉血液加速回流至心脏。
在一项针对18个健康受试者的研究中发现:当以不费力的标准做了踝泵运动5分钟后,腘静脉(膝盖下方)处的血流量就提升了约 66%。
“踝泵运动”具体怎么做呢?它主要分为屈伸和绕环两组动作。大家可以坐在凳子或者躺在床上进行。
1屈伸动作

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
2绕环动作

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度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绕环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可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
建议:每次锻炼5分钟,一天练5-8次。
来源: 凤凰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