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梦想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转眼间开学的脚步悄然临近。开学前1周,是调整状态、做好身心准备的黄金“备战期”。这份“开学收心指南”,助力同学们从容启航,信心满满迎接新学期!

一、学生篇
假期里,你是不是每天都能睡懒觉、自由安排玩耍时间?现在需要慢慢调整状态,才能让开学后的学习更有活力哦!
1. 调整作息,告别“熬夜赖床”
从现在开始,每天早睡15-30分钟,早上也提前15-30分钟起床,逐步贴近开学后的作息(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可以设置一个可爱的闹钟,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开学后就不会因为起不来而手忙脚乱啦!
2. 整理心情,找回学习状态
同学们可以每天早起晨读 20 分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跳绳、打羽毛球、慢跑等运动,增强体质。控制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刷短视频,不玩网络游戏。将娱乐活动改为下棋、打球、拼乐高等益智活动。
3. 整理书包,做“自己的小主人”
试着自己动手整理开学要用的物品:将练习本按科目分类放入书包,准备好削好的铅笔、橡皮、尺子(记得贴上自己的名字,防止弄丢),还有红领巾也要提前洗干净、叠整齐。



二、家长篇

孩子的“收心”离不开家长的耐心引导,新学期的顺利开启,也需要您的小小助力:
1. 帮孩子“循序渐进”调整作息
不必让孩子一下子“猛踩刹车”改作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开学前作息表”,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吃早餐、学习、运动、睡觉,用温和的方式代替“命令式”要求。比如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会儿课外书,而不是让孩子独自玩手机,帮助孩子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2. 和孩子聊聊“开学期待”
晚饭后或散步时,和孩子聊聊天:“新学期想和哪个小伙伴坐在一起呀?”“你觉得语文课本里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要不要一起准备一个新的笔记本,记录开学后的小发现?”通过轻松的对话,帮孩子减少对开学的紧张感,增添期待和向往。
3. 帮孩子准备“实用开学礼”
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品,不必给孩子买太花哨、功能复杂的文具(容易分散注意力),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选简洁、耐用的物品,让孩子感受到“开学是一件认真又开心的事”。
4.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说“不想开学”,别急着批评,而是试着理解:“假期里能自由玩,确实很舒服对不对?不过开学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学新本领,说不定还会有有趣的社团活动呢!”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开学不是“负担”,而是新成长的开始。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每一次开学,都是一次全新的出发。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在校园里见到活力满满的你们,和大家一起探索新知识、分享小快乐啦!
祝大家开学顺利,新学期收获满满!

三、开学季,还要警惕这些骗局
缴费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家长群、班级群未设置进群确认功能的机会混入群内,“克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并将同伙拉入群聊,接着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或谎称受老师的委托,通过群发或添加群内家长为好友私聊等方式,以缴纳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等为幌子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家长在收到班级群发的缴费信息时不要急于汇款或转账,一定要通过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缴费情况。
同时,老师要定期核查群成员身份,对身份存疑人员要清理出群,并及时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电话手表诈骗
近年来,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儿童电话手表,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向小朋友借用电话手表,盗取里面的电话卡用于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
警方提示
学生不要随意外借电话手表、手机,如电话卡被盗、被抢,应立即联系手机运营商挂失账户、注销被盗手机卡,并及时报警,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
奖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信息,冒充学校老师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并骗取信任,随后发送虚假钓鱼网站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信息等,从而盗刷银行卡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
如收到此类提示信息,要先向老师咨询,或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咨询,如确认是诈骗,应立即报警。

来源: 修水县全丰镇中心小学、江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