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小陷阱”来啦~

孩子们即将开学

校园里又要 “人气爆棚”喽~

病毒性腹泻、手足口病、流感、水痘等

这些 “传染病小麻烦” 也将趁机凑热闹~

这些防护小妙招和家庭护理小知识

帮助孩子们天天活力满满

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传播途径:病从口入。接触患儿污染的食物、水、物品,或呕吐物、排泄物后没洗手,可能被感染。

😣主要症状:表现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常伴呕吐、腹痛、发热,易导致脱水。

🧤家庭防护及护理

严格洗手,生熟食分开处理,食物彻底煮熟,不喝生水。
患儿呕吐或排泄后应立即戴手套清理,污染的物品及区域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少量多次给患儿补充口服补液盐,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脱水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接触患者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或被污染的玩具、毛巾等物品均可被感染。

😣主要症状:发热症状,手、足、臀、口腔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家庭防护及护理

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居家隔离至少2周,餐具、毛巾、玩具等专人专用,室内勤通风。

喂食温凉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防抓挠。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摸口鼻眼也可能感染。

😣主要症状: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伴咳嗽、咽痛等症状。

🧤家庭防护及护理

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是家庭防护最有效手段。

流感季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外出戴口罩,回家先洗手。

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房间勤通风,发热时用温湿毛巾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退热药。

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差,需尽快就医。

水痘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1-2天后,分批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伴瘙痒,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时期皮疹。

🧤家庭防护及护理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最有效手段。

患儿需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完全结痂干燥。

剪短患儿指甲,保持手部清洁,衣物、床单勤换洗消毒。

清洁患儿皮肤时,用温水淋浴或轻轻擦拭,避免弄破水疱。

近视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的主要诱因,开学前做好这几点,给眼睛“减负”:

- 控制用眼时长: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40分钟,远眺5-10分钟放松眼睛。

- 坚持“三个一”姿势: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避免趴着或歪头看书。

-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能促进眼球发育,是预防近视的“天然良药”,开学前别错过户外时光。这也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吧。

- 定期检查视力:开学前可以带孩子做一次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别让模糊影响学习

脊柱侧弯

不良坐姿、书包过重易导致脊柱变形,开学前做好这些防护:

- 选对书包+合理装物:书包重量不超过孩子体重的10%,背带调至贴合肩部,避免单肩背。

- 纠正坐姿坏习惯:写作业时别趴在桌上、看电视别窝在沙发里,可定时提醒孩子“坐直啦”。

- 多做“开肩扩胸”运动:每天练5分钟靠墙站(后脑勺、肩膀、臀部贴墙),或跳绳、游泳,增强腰背肌肉。

龋齿

甜食吃得多、刷牙不认真,容易让蛀牙趁虚而入,开学前做好口腔护理:

- 早晚认真刷牙: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斜45°刷牙龈沟),每次不少于2分钟,饭后漱口。

- 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暑假零食别贪嘴,尤其睡前别吃糖果、蛋糕,减少牙齿被腐蚀的机会。

- 定期涂氟+窝沟封闭:6-12岁是龋齿高发期,可带孩子做口腔检查,必要时做窝沟封闭,给牙齿加层“防护衣”。

心理健康

部分孩子可能对开学感到紧张,家长要做好情绪引导:

- 提前调整作息:按学校时间早睡早起(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避免开学后“起床困难”。

- 聊聊校园趣事:和孩子回忆同学间的开心事、老师的鼓励,帮他们期待新学期的社交和成长。

- 允许“小情绪”:若孩子说“不想上学”,别急着批评,耐心问清原因,告诉他们“有情绪很正常,我们一起解决”。

肥胖

暑假作息不规律、运动少,容易让体重“超标”,开学前动起来:

-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炸、高糖食物(如薯片、奶茶),多吃蔬菜、杂粮和优质蛋白(鸡蛋、鱼虾),三餐定时定量。

- 每天30分钟运动:和孩子一起跳绳、跑步、骑自行车,把运动变成家庭互动,既能减脂又能增进感情。

- 避免“宅家”太久:别让孩子整天待在空调房,多出门活动,消耗多余热量。

睡眠

儿童青少年卧室不摆放电视、电脑,夜间使用避光窗帘,不开夜灯睡觉。引导儿童青少年在夜间避免或减少暴露在高亮度、富蓝光的电子产品光线下。

孩子的健康是学习的基础,开学前做好这些预防,能大大降低常见病风险。如果发现孩子有持续不适,及时就医并和老师沟通。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带着健康和活力,开启崭新的校园生活!

来源: 江西省儿童医院宣教中心、任丘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