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的误区

误区一:安宁疗护就是“放弃治疗”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介绍,安宁疗护通过药物、心理、陪伴等方式提高生命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照顾到家属的感受,既不延长、也不缩短患者的生命。

安乐死只服务于患者,通过尽可能无痛的方式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安宁疗护和安乐死最大的区别在于,安乐死是因为痛苦而“解决”人,安宁疗护是因为人去“解决”痛苦。

误区二:安宁疗护只该在生命“最后几天”启动

其实,尽早介入(比如提前3到6个月)更有利于及时控制症状,让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要是太早停下积极治疗,或是太晚才开始安宁疗护,反而会让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误区三:用止痛药会让死亡提前到来

按照规范使用止痛药(像吗啡这类)并不会缩短生命,反而能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

疼痛本身会不断消耗身体能量,适度止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休息、正常进食,医生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药量,减少副作用的影响。

误区四:不重视心理层面的需求

实际上,安宁疗护团队由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方人员组成,会提供心理疏导、灵性关怀,协助患者完成未竟心愿等服务,始终关注着患者的精神状态。

误区五:家属主动提出就是“不孝”

让患者减少痛苦,恰恰是最实在的“孝”与“爱”。不少患者自身更渴望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而不是被动接受那些没有效果的治疗。

正确理解安宁疗护:它是一种尊重生命尊严的医疗模式,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为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层面的全面照护,帮助患者和家属坦然面对生死,让生命“走得安详,活得体面”。

参考文献

[1]谌永毅,杨辉.安宁疗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2-5.

[2]施敏. 安宁疗护中医患双方认识误区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 2022, 43 (12): 49-52.

[3]谌永毅,刘翔宇.安宁疗护专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8.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罗世俐 李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罗世俐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