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断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医生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石。然而,一份准确的报告不仅依赖于先进的仪器和精密的技术,更始于一份合格的标本。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溶血和脂血是对结果干扰严重的两大常见问题,它们如同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干扰器”,常常导致结果失真,甚至误导临床决策。那么溶血脂血标本是如何影响检验结果的呢?

标本溶血:不容小觑的“红色警报”

1.什么是溶血?

溶血是指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发生破裂,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的过程。最直观的表现是:离心后的血清不再是清澈的淡黄色,而是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

2.溶血是如何发生的?

①采血操作不当(约占60%以上),包括:穿刺不顺利,反复寻找血管;使用过细的针头或负压过大的真空管;将血液从注射器向试管内转移时用力过猛、速度太快;采血后剧烈摇晃采血管(而非轻柔颠倒混匀)。

②标本处理和运输不当:运输过程中剧烈震荡、离心速度过快或时间过长、标本冷冻。

③患者自身因素:某些疾病如溶血性贫血。

3.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常见影响及机制:

①物质释放,导致假性增高:红细胞内含有大量浓度远高于血清的物质,一旦释放,会导致检测结果假性升高。

影响项目:导致增高的假象,如:

钾(K+):红细胞内钾浓度是血清的20多倍,轻微溶血即可导致血钾显著升高,可能造成“高钾血症”的假象,引发临床误判。

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内LDH活性约为血清的100-200倍,溶血对其影响很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酸性磷酸酶(ACP)、血红蛋白(Hb)等也会显著升高。

②稀释效应,导致假性降低:红细胞破裂后,胞内液释放到血清中,稀释了待测物的浓度。

影响项目:导致降低的假象,如:钠(Na+)、氯(Cl-)。

③光学干扰,影响比色结果: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在特定波长下有吸光度,会干扰基于比色法的检测。

影响项目:导致增高或降低的假象,取决于检测方法和波长,如:

肌酐(Cr)结果可能假性升高;总胆红素(TBil)与重氮试剂的反应受阻,结果可能假性降低;许多免疫比浊项目(如CRP、免疫球蛋白)也会受到影响。

标本脂血:难以忽视的“白色浑浊”

1.什么是脂血?

脂血是指血清或血浆中富含乳糜微粒(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脂肪),使其呈现浑浊、乳白色外观(类似牛奶状)。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所致。

2.脂血是如何发生的?

生理性原因(最常见):患者未按要求空腹(通常需禁食8-12小时),在餐后特别是高脂饮食后采血。

病理性原因:见于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患者。

3.脂血对检验结果的常见影响及机制:

①浊度干扰,导致假性增高:乳糜微粒会使血清变得浑浊,在比色法和比浊法检测中,会散射光线,导致吸光度非特异性增加,从而使结果假性升高。

影响项目:依赖比色法/比浊法的项目都可能受影响,导致增高的假象,如:

总蛋白(TP):双缩脲法测定时结果显著偏高。

血红蛋白(Hb):在某些测定方法中受影响。

许多特种蛋白项目(如CRP、ASO等)的免疫比浊测定。

②体积置换效应,导致假性降低:在严重脂血时,脂质颗粒占据了血清中相当一部分体积,导致在等量血清中,水相部分的实际体积减少,相当于稀释了血清中水相部分的物质浓度,从而使溶解在水相中的待测物(如电解质)浓度被虚假降低。

影响项目:在严重脂血时影响显著,如:钠(Na+)、氯(Cl-)等电解质可能会出现假性降低。

如何应对与防范?

**1.**预防是关键

①预防溶血的措施:

使用适当的针头尺寸;

避免过度抽吸或注射器抽拉过快;

采血后轻柔混匀抗凝管,避免剧烈震荡;

避免通过小针头强行注入采血管;

冬季注意标本保温,防止冷溶血。

②减少脂血影响的建议:

严格遵守空腹要求(通常8-12小时);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可延长空腹时间至14小时;

急诊无法空腹时应在报告单上备注“非空腹状态”

**2.**识别与评估

检验科在检测前会离心观察血清状态,并对溶血、脂血程度进行分级评估(轻度、中度、重度)。

3.纠正和处理

对于脂血标本:可采用高速离心(超离心)的物理方法去除乳糜微粒,用下层清液进行检测。

对于溶血标本:无法有效纠正。因为释放出的细胞内物质无法被去除。一旦发现重度溶血,最正确的做法是“拒收标本,联系临床,重新采血”。

4.结果报告

对于轻度干扰且无法重新采血的标本,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脂血,结果仅供参考”,提醒临床医生谨慎解读。

标本溶血和脂血不是小事,它们是影响检验质量的“干扰器”。一份不合格的标本,即使使用先进的仪器检测,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

确保标本质量,需要临床医护人员与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缝协作。一旦发现标本溶血或严重脂血,应积极沟通,评估其对结果的潜在影响,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以确保发出报告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赵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