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老年人开展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的好时机。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脏功能逐渐减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更为高发,若运动方式不当,反而可能给心脏带来负担,甚至诱发健康风险。
为帮助老年朋友在秋季通过科学运动呵护心脏健康,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从运动的益处、安全方案、禁忌事项、紧急处理等方面给您提供指导,为您的秋季运动保驾护航。
秋季运动:心脏的天然“调节器”
1.血压管理:运动是“无形降压药”
秋季气温适宜,血管弹性增加,规律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建议时段上午9点前或傍晚6点后。
2.血脂优化:运动是“脂肪清道夫”
运动能激活脂蛋白酶活性,加速甘油三酯分解,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建议每周累计15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秋季饮食(如山楂、燕麦),可降低冠心病风险30%。
安全运动方案: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专属“护心计划”
1.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推荐)
**快走:**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0-120步,以“能说话但无法唱歌”为强度标准。
**太极拳/八段锦:**动作缓慢,注重呼吸与动作同步,适合关节不适或平衡能力较弱者。
**水中运动:**游泳或水中行走(水温25-28℃),利用浮力减少关节压力,尤其适合肥胖或关节病患者。
2.强度控制:牢记“170-年龄”法则
运动时目标心率=170-年龄(例如:65岁患者,目标心率≤105次/分钟)。
监测方法:
运动中暂停10秒,触摸颈动脉计数(如10秒内跳动17次,即心率102次/分钟)。
使用智能手环设置心率预警,超过目标值时自动提醒。
3.分阶段运动流程
**热身(5分钟):**慢走+动态拉伸(如肩部绕圈、踝关节旋转)。
**主体运动(25分钟):**按推荐项目进行,保持均匀呼吸(建议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冷身(10分钟):**慢走+静态拉伸(重点拉伸大腿前侧、小腿三头肌)。
运动禁忌:避开这些“伤心陷阱”
1.空腹/饱腹运动
空腹运动易引发低血糖(头晕、乏力),建议运动前1小时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如半根玉米或1片全麦面包)。
饱腹后立即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建议饭后2小时再开始运动。
2.高温时段剧烈运动
秋季若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正午11点-下午4点时段气温高、紫外线强,易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问题。推荐选择上午9点前或傍晚6点后运动,运动时携带足量温水,每15-20分钟少量多次饮用,同时佩戴遮阳帽、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运动服。
3.运动后忽视保暖
运动后毛孔扩张,寒邪易侵入。建议立即更换干爽衣物,用干毛巾擦干汗液,必要时携带薄羽绒服备用。
4.紧急情况处理:运动中的“红绿灯”原则
5.健康贴士
运动前务必携带“急救卡”(注明姓名、病史、紧急联系人)。
佩戴运动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和血压(如华为Watch D、苹果手表)。
运动后饮用温水(200~300ml),避免冷饮刺激血管。
专家提醒
李志主任提醒,科学运动是心脏“长寿密码”,需遵循“适度、持续、个体化”原则,从每天30分钟快走开始,为心脏减负,享金秋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一科 唐娜 李艳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唐娜 李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