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过分夸张,速冻食品在规范生产、合理储存及适量食用的前提下,并不会直接导致健康问题。

速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冷冻。速冻食品是指通过急速低温工艺(通常在-30℃至-40℃环境中)使食品中心温度在30分钟内降至-18℃以下,并全程在冷链(-18℃或更低)中储存、运输及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其核心特征在于快速冻结工艺和全程低温控制,与传统冷冻食品(缓冻)相比,能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原有形态、口感及营养成分。

从营养角度看,速冻食品除可能带来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外,其对蛋白质、矿物质等影响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具体来说:

1.肉类:速冻肉与新鲜肉影响价值相差不大,其蛋白质、矿物质(如铁、锌)含量基本一致;而且因低温抑制微生物活动,速冻肉反而能减少因腐败导致的营养损失。
2.蔬果:速冻蔬果在预处理(清洗、切分、漂烫等)过程中会损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但对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影响较小。而且由于速冻抑制酶活性,部分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在冷冻后含量可能高于新鲜状态。此外,速冻处理能有效减缓新鲜蔬果在运输中因呼吸作用导致营养流失。
3.主食:速冻主食,比如速冻饺子、速冻包子、速冻汤圆等加工时,馅料中的维生素会有损失,但影响非常有限。这类产品更需要注意的是高油、高盐问题。

相比营养,更应关注的是冷冻食物的储存和食用方式。注意不要将速冻食品反复解冻、冷冻。因为速冻工艺仅通过低温抑制微生物活性(-18℃下多数致病菌停止繁殖),但无法彻底杀灭细菌。若解冻后未及时食用而再次冷冻,已复苏的细菌会在温度波动中持续繁殖,这类食品若被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建议采用分装冷冻+单次解冻策略:冷冻前将食材切成单次用量,用密封袋独立包装,避免反复冻融破坏食材质地并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购买冷冻食品时,注意优先选择正规市场。因为速冻食品需全程冷链保存,小规模销售点易因冷链断裂导致产品反复解冻(表现为表面结霜或冰碴),此类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选购时应尽量避免。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