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这一建筑行业的重要设备,肩负着运送预拌混凝土的重任。它能够承载并持续转动重达约13500公斤的预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在混凝土厂内,骨料(如沙或碎石)、水泥与水被按比例混合后,灌入搅拌车的旋转筒中。这个旋转筒的设计科学,其内部的螺旋叶片形状与排列方式类似螺钉,能够在旋转过程中将物料充分搅拌,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质量保证。

作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设备,混凝土搅拌车不断转动筒内物料,以防混凝土在运输时过早凝固。

从混凝土厂出发,驶向建筑工地的路上,搅拌车的液压驱动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驱动搅拌筒保持恒定转速,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停止搅拌而开始凝结。这一运输过程的旋转,不仅是对混凝土质量的保障,更是对施工时效的精确把控。

当搅拌车抵达目的地,卸料作业正式开始。液压系统启动,将搅拌筒倾斜,利用重力作用,让混凝土顺利流入卸料槽。此时,与搅拌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再次发挥作用,它们推动混凝土从搅拌筒中排出,为接下来的施工做好准备。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严格控制时间。这种名为“集中搅拌”的传统方法,虽然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但预拌混凝土的可操作时间极短,通常仅有约90分钟的运输时限。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会不断水化,直至最终凝结硬化。这一限制,正是推动制造商研发“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即车载式混凝土搅拌车的重要原因。

车载式混凝土搅拌车,这一建筑界的创新设备,将混凝土的生产工序直接整合到运输车辆上。它载着原材料前往工地,只需在现场操作控制系统,便能生产出新鲜、合格的混凝土。这得益于其车载的搅拌系统,各种原料通过计量装置与输送系统被精准地送至搅拌装置中进行充分搅拌,最终产出的混凝土拌合物,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足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高要求。

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现场生产混凝土的奥秘

那么,车载式混凝土搅拌车究竟是如何将沙与水泥转化为新鲜混凝土的呢?让我们解析其工作原理。

首先,沙、石等骨材被储存在专用储存仓中,准备与水泥和水进行混合。这些储存仓的设计,既确保了骨材的储存量,又便于实现精确配比。

水,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单独存放在独立的水箱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水与水泥提前发生水化反应,确保混凝土的拌和过程更加可控。

接下来,通过计量系统的精确控制,骨材从储存仓中被输送,并在搅拌系统中与水泥和水进行混合。这一过程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选用由研磨的矿物原料(如石灰岩和白垩)制成的优质水泥,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计量后的物料,被送入搅拌装置中进行充分搅拌。这套搅拌机构将骨料与水泥这些固体原料均匀地混合,为后续的加水拌合过程做好准备。

随着供水系统的启动,水被精确地加入干物料中。这一步骤对配合比控制至关重要。水的用量、添加速度以及混合方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最后,主搅拌系统开始工作,它将所有的混凝土原料均匀拌和。经过充分搅拌,混合物逐渐达到施工要求的和易性,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就这样制备完成。

通过卸料系统,拌合好的混凝土从出料口流出,直接用于现场的浇筑施工。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运输损耗。

车载式混凝土搅拌车能在工地现场制备大量混凝土,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了解混凝土搅拌车的历史与发展。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梁忠伟 中国机械学会微纳制造、智能运维专委会理事、中机联绿色制造专委会常务委员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