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人体消化与防御的“第一道门户”。中医认为,“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龈属胃肠”,口腔状态直接反映全身状况。
对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尤其是血液肿瘤患者而言,在骨髓抑制期极易发生感染——化疗药物可能损伤口腔、肠道及肛周黏膜,一旦出现破溃,感染风险会显著升高。做好口腔护理,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更能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为什么肿瘤患者要格外注意口腔?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王航主任介绍,现代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无差别地攻击生长迅速的细胞,其中就包括口腔黏膜细胞。这会导致:
1.黏膜炎:口腔黏膜红肿、溃烂、疼痛,严重时无法进食。
2.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变得干燥,唾液天然的冲洗、杀菌和缓冲作用减弱。
3.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急剧下降,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可能趁机“作乱”,引发全身感染。
4.出血风险升高:血小板减少时,牙龈轻微受损就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哪怕是刷牙的微小创伤都可能成为隐患。
中医认为,放化疗属“毒邪”,会耗伤人体的气血阴津。津液亏损,则口腔失去濡润,表现为口干舌燥;气血耗伤,则黏膜失于充养,修复能力变差,同时卫外不固,易受外邪(细菌、病毒)侵袭。因此,口腔问题本质上是体内环境失衡的外在表现。
如何中西医结合做好口腔日常防护?
1.均衡饮食:增强黏膜修复力
血小板低或口腔有破损、出血时,选温凉流质/半流质(粥、蛋羹等),避开坚硬、带刺、辛辣及过酸过甜食物;
多吃生津润燥之品:梨、荸荠、莲藕、银耳、百合等,可榨汁、炖汤或煮粥,补津液、防干燥。
2.口腔卫生:细节决定防护效果
刷牙:早晚用软毛牙刷轻刷2分钟;血小板严重偏低时,改用棉签擦拭或直接用漱口水。
漱口:三餐后30分钟内漱口,每次含漱5分钟以上,让液体充分接触口腔各处,可交替使用不同漱口水强化效果。
自查:每天观察黏膜有无红肿、溃疡、白膜或出血,异常及时就医。
3.漱口水选对才有效
日常预防:生理盐水(清洁消毒)、碳酸氢钠漱口水(调节酸碱度,抑制细菌);
黏膜修复:康复新液(促创面愈合)、维生素液(维C+B6+B1,护黏膜);
炎症疼痛:复方氯己定(抗炎杀菌,辅助治牙龈炎、溃疡)、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消炎止痛);
中药辅助:银菊含漱液(金银花、菊花、广藿香、两面针、薄荷、细辛等中药成分,有清热解毒、芳香除臭功效,可用于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对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粘膜充血、口腔溃疡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针对性防治:亚叶酸钙(预防甲氨蝶呤相关黏膜炎)、制霉菌素(抗念珠菌感染)、抗生素(治细菌感染)。
专家提醒
血液内科王航主任提醒:口腔护理是血液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若出现口腔剧痛无法进食、口腔出现白膜或水泡、牙龈出血不止、伴有发热症状时,务必立即告知医生。科学规范的防护措施,既能降低感染风险,更能为治疗之路“保驾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左筱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