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动力Vindskip货船是对传统船舶设计的一次彻底革新,它从航空机构造中汲取灵感,采用独特的翼型船身设计,使船体能够迎风航行,利用空气动力学升力辅助推动前行。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船,Vindskip在起航时依赖LNG(液化天然气)引擎,但得益于风力的助力,它只需装备功率较小的引擎,从而增加载货空间,节省60%的燃料消耗,并将废气排放量减少80%。

Vindskip以其独特的翼型设计,为现代货船注入了创新元素。这种设计在迎风航行时能产生空气动力学升力,辅助推进船只航行。Vindskip配备单台引擎,确保在低速时也能保持稳定航速,其巡航航速超过16节(约30公里/小时)。该船最大载运量达7000标准车当量,舷侧货舱口设计使得货物装卸更为便捷。航控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气象数据,规划最佳航线。此外,Vindskip还配备了符合SOLAS标准的救生艇,可通过船舷的专用释放装置迅速放下,确保应急疏散安全。

“三男子号”双桅帆船采用传统帆装设计,配置12面古典式风帆作为动力。尽管未采用尖端科技设备,但该船却开创了海运业的可持续革命。它定期在大西洋上执行运输任务,承运莱姆酒、咖啡和可可等特色商品,同时实现了高达90%的碳排放减少。虽然其35立方米的货舱容积,难以满足大规模海运需求,但它代表着环保航运的发展方向。

公平运输公司发起的“帆船货运联盟”(SailCargo Alliance),正在研制多艘同类帆船;另一船运公司“帆船海运”(SailCargo Inc)通过众筹,成功建造出碳中和快速帆船,整合风力与太阳能混合动力系统。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可持续船运的新时代已到来。

运送现代货物的三男子号双桅帆船是基于20世纪40年代的扫雷舰原型重建而成。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海运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尽管新型风力推进船只的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这些船只大多仍处于试验阶段,距离商业化运营还有数年之遥。与此同时,全球约5万艘商用货船仍在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加剧了气候变暖。

面对这一现状,即使未来Vindskip等高能效、低排放的船只技术达到成熟,要想让它们迅速取代现有的庞大运输船队,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仍是一大难题。然而,“天帆”辅助推进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过渡性解决方案。

“天帆”技术(SkySails),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高空风力来辅助航行。这种技术不需要对现有船舶进行完全替换,只需加装风力辅助推进系统,就能显著降低商船的燃油消耗(可节省10%~35%的燃料)。这一创新方案由德国天帆公司(SkySails GmbH)率先研发并应用,他们已经在五艘商用船舶上安装了大型牵引风筝式的“天帆”装置。

这些高空飞翔的“天帆”虽然不能像传统风帆那样提供持续稳定的推力,但在有利条件下,这种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风筝可以产生高达2000千瓦(约2680马力)的推进力。实际运营数据显示,使用“天帆”的船只平均每天能节省2吨~3吨燃料。

“天帆”装置不仅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其空气动力学设计也符合工程学原理。它借鉴了航空机翼的升力产生机制,通过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差来产生升力。操作方面,“天帆”可以通过驾驶台的专用控制台进行全自动操作,操作便捷性高。根据船只的载重吨位,可以选择安装投影面积在150至600平方米区间的“天帆”。高强度合成纤维缆线让“天帆”可以飞升至约300米的作业高度,而电液伺服系统则能精确控制其飞行姿态。

“天帆”的结构布局非常合理,它完全独立于货船的货物装载区域。同时,“天帆”还能在最大50度的风向夹角范围内高效捕捉风力,在典型航行条件下也能有效利用风力。在全球约90%的国际贸易货物依赖海运的背景下,“天帆”技术的推广无疑为海运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现代帆船凭借其优异的航行性能,在广阔的海面上高效航行,充分体现了现代船舶技术的实力。它成功将传统帆船的帆装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相融合,不仅保留了帆船的传统航行特性,还显著提升了其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行稳定性与操作安全性。无论是在常规海况还是极端气象条件下,现代帆船都能保持良好的航行性能,完美诠释了现代风帆推进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梁忠伟 中国机械学会微纳制造、智能运维专委会理事、中机联绿色制造专委会常务委员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