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之美“东海科普大讲堂”第40讲


随后的视觉与文化分析环节,何老师逐一讲解了“红砖白石”搭配的材料学与美学效果,以及“燕尾脊”等代表元素、建筑颜色形制的实际功能与象征意义。他还展示了门窗上常见的木雕和屋脊上的剪粘装饰,解释这些技艺是如何体现闽南地区特有的民俗信仰和艺术表达方式。该部分不仅呈现了建筑的外观特点,也揭示了其背后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

在对比和保护层面,何老师通过比较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形式和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引导大家思考不同时代建筑理念的演变。他重点阐述了“修旧如旧”这一保护原则,强调其并非简单复制旧貌,而是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延续文化传统。最后,何老师结合泉州本地实际修缮案例,具体说明了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与成效,提升了观众对传统建筑保护的科学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讲座现场,观众们跟随着何老师的讲解,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的幻灯片内容。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线上线下观众共同沉浸于闽南建筑之美,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本次讲座由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泉州市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主办,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泉州市科技馆、泉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泉州市日海科技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