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SpaceX公司的“飞龙号”太空舱成功进入轨道,成为全球首艘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ISS)的商业载人飞船。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太空旅游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回顾历史上的太空任务,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正是这些探索,让人类逐步掌握了进入太空的能力。
太空探索的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其快速发展与20世纪美苏冷战密不可分。在太空竞赛的推动下,两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飞速进展,但这一过程也伴随着高风险决策。正是这些大胆尝试,为今天的天文学和工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宇宙已成为科学家的“实验室”,每一次探索都能带来新的发现。航天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无数先驱者的贡献,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太空的大门。
1957年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 史普尼克1号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这颗篮球大小的卫星进入地球轨道,标志着太空时代的开启。它配备了四根天线,在太空中运行了三个月,共绕地球飞行1440圈,总里程达7000万公里,最终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通过监测其无线电信号和飞行数据,科学家不仅验证了太空飞行的可行性,还获得了高层大气的重要信息,为后续航天任务铺平了道路。
史普尼克 1 号(Sputnik 1)的直径仅 58 公分,但重达83 公斤。
1957年发射的“史普尼克1号”在当时是最尖端的科技成就
1959 年尝试着陆 - 月球2号
1959年,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由于当时尚未掌握航天器减速着陆技术,“月球2号”在经历36小时飞行后以撞击方式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着陆,成为首个到达其他天体的人造物体。这次任务证实月球不存在明显磁场和辐射带。“月球2号”由“月球8K72”火箭发射升空。
自从达成上述里程碑后,人类派出更多宇宙飞船和机器人,以便观察其他行星和卫星。
月球 2 号由月球8K72 火箭发射
1961 年人类在太空 - 东方1号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经过数年严格训练的加加林,在108分钟的飞行中顺利完成绕地一周的任务。这次飞行仍被公认为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东方1号”由著名航天工程师谢尔盖·科罗廖夫设计。
东方 1 号由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所设计
1962年探索金星 - 水手2号
1962年12月14日,美国“水手2号”探测器成功飞掠金星,成为首个探测其他行星的航天器。其前身“水手1号”因软件故障发射失败。“水手2号”首次揭示了金星极端的高温高压环境,并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为行星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
1963年太空中的首位女性 - 东方6号
1963年,26岁的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女航天员。她在轨时间超过了当时所有美国航天员的纪录。捷列什科娃的壮举证明了女性同样具备执行航天任务的能力。20年后才有第二位女性航天员执行航天任务。目前已约700名人类进入太空,其中约80人为女性,约占航天员总数的10%。
瓦伦蒂娜.泰勒斯可娃(Valentina Tereshkova)上太空时,年仅 26 岁。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白鹏 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 研究员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