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面临中风危机?这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你没看错,中风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致命疾病开始瞄准年轻人。
熬夜、炸鸡、打游戏,20岁小伙脑梗了
20岁的小杨(化名)躺在急诊病床上,右半边身子完全不听使唤,说话也含糊不清。这个刚上大二的男生,前一晚还在宿舍熬夜打游戏,凌晨突然栽倒在键盘上——医生诊断,他得了脑梗死。听到这消息全家人都懵了:“我儿子年轻力壮的,怎么可能?”
医生一句话道破天机,脑梗并不是老年病,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年轻人也需关注心血管健康,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脑梗发生。
你以为的“潇洒生活”,正在谋杀你的大脑
小杨的日常是不是很眼熟?
1.凌晨3点:“最后一把游戏!”(连续熬夜3年)。
2.每日伙食:可乐配炸鸡,外卖小哥都混成兄弟了。
3.运动量:从宿舍到食堂的50米就是马拉松。
4.抽烟解压:“一天一包,快活似神仙”。
脑梗年轻化的三大“帮凶”
1.熬夜。
熬夜像个“小偷”,偷走血管修复时间,让血管壁越来越脆。
2.“高油高糖”饮食。
有研究表示:一顿炸鸡=喝下30ml油,一杯奶茶=20块方糖。高油高糖饮食会催生“血管垃圾”,多余的脂肪贴在血管壁上,就像水管里的油污,随时堵塞血管。
3.打游戏。
打游戏久坐不动让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形成血栓,就像河流流速慢了会淤积泥沙,容易形成血栓。还有个可怕的比喻:连续坐4小时=抽一支烟!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别忽视!记住“FAST”口诀!
小杨一周前就经常头晕,以为是没睡好。有时拿手机会突然掉地上,手指发麻没知觉。说话时突然卡壳,想说说不出来。
这些都是脑血管堵塞的预警。而脑梗FAST口诀是识别脑卒中(脑梗)的快速判断方法,记住FAST口诀,能帮助快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具体内容如下:
1.F(Face面部下垂):观察面部是否出现一侧下垂,微笑时两边面部是否不对称。
2.A(Arm手臂无力):让患者抬起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无法维持抬起状态。
3.S(Speech言语障碍):注意患者说话是否含糊不清、用词错误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
4.T(Time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5小时,早一分钟就医,少一分瘫痪风险。
年轻人自救指南,记住“三个20”原则:
1.每坐20分钟,起来活动20秒。
2.每天喝够2000ml水,相当于4瓶矿泉水。
3.23点前睡觉,给血管留足修复时间。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并遵医嘱规律服药,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另外,肥胖者还需减重,房颤患者要积极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脑梗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小杨也因为就医及时未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经药物治疗后康复出院。医生告诫小杨,需改掉以前的各种不良习惯,否则第二次中风随时会来临,后果不堪设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二病区 袁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二病区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