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只想治耳朵,没想到连手指也一起治好了!”近日,在石门县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一位因“突发性耳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第五次出舱后,不仅听力明显改善,其右手食指——因数年前严重车祸而长期僵硬、无法屈伸——竟能主动完成屈伸动作,功能几乎恢复如初。
患者数年前因车祸致右食指屈伸障碍,虽经一系列治疗,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屈伸受限,日常拧瓶盖、系纽扣等精细动作均需左手代劳。
此次因突发左耳听力骤降入院,耳鼻咽喉科团队综合评估后建议辅以高压氧治疗。未曾想,仅仅5次治疗后,患者突然发现“老毛病”食指竟能自主弯曲、伸直,关节活动度与肌力均显著提升。
高压氧为何能“唤醒”沉睡的手指?
高压氧治疗指在高于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可迅速提高血液及组织氧分压,其核心机制在于:
1、打通微循环“最后一公里”
车祸导致的食指损伤,可能伴随局部血管堵塞或微循环障碍,使肌肉、神经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丧失正常功能。高压氧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为受损区域输送充足氧气和营养物质,激活休眠的神经与肌肉细胞。
2、激活神经修复“加速键”
神经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长期缺氧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甚至坏死。高压氧可为受损神经细胞提供良好的氧环境,加速神经纤维再生与突触连接重建,恢复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让原本僵硬的食指重新拥有屈伸功能。
而对于患者最初治疗的突聋,高压氧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突聋的发病常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相关,高压氧能快速提高内耳组织的氧分压,缓解内耳缺氧,减轻内耳水肿,修复受损的听觉毛细胞和神经通路,帮助患者恢复听力。
这一案例并非个例,高压氧治疗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后遗症、糖尿病足等,其共同底层逻辑是:通过纠正组织缺氧,重启机体自我修复程序。
此次“一箭双雕”的生动案例,不仅让患者收获了双重惊喜,更再次印证了高压氧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与价值。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压氧治疗有望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康复希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人民医院 袁翠琼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石门县人民医院 袁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