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范丹丽
单位:和平卫生院
急性中毒的往往是突然间降临,我们经常听说有人因误食了毒蘑菇进行住院治疗,孩子因误食了有毒物质或药品发生紧急状况,老人错把清洁剂当饮料饮用导致肠胃功能受损,或是工人在工作中接触了有毒化学品进而中毒等。这些急性中毒情况初发时症状有轻有重,但无一例外都具有病情发展迅速、风险高的特点,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后续护理措施,减少毒素的扩散,为抢救患者的生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1.急性中毒常见情况及症状表现
急性中毒是指,过量的药物、有毒的物质被人体摄入后,短时间引起人体器官组织功能异常的紧急情况,其症状严重程度和人体摄入的毒物剂量、种类密切相关。目前比较常见的中毒情况和途径,包括经口直接摄入,如过量服药、误食清洁剂或有毒食物、饮用农药等;呼吸道吸入,如一氧化碳中毒、吸入过量甲醛等;皮肤直接接触,如误碰硫酸、农药或重金属溶液等;毒物叮咬,如毒蛇叮咬等。
需要提高警惕的是,不同种类的中毒,其症状表现也会有所区别,包括呼吸系统障碍、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受损和皮肤黏膜的变化等。例如,一氧化碳中毒会出现头痛、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食物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神经毒素中毒可能会引发头痛、眩晕、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中毒情况如果未及时进行干预或护理,可能会快速发展为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出现急性中毒情况时,应迅速识别症状、分辨中毒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急性中毒的急救方法
2.1使患者立即脱离毒源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帮助患者脱离有毒环境,切断毒物接触,是进行急救的必要前提,同时面对不同的毒源,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针对经口摄入物品导致的中毒,要立即停止饮用相关食物、药品等,清理口腔残留的物品残渣,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以进行催吐,帮助快速排出体内有毒物质;针对从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导致的中毒,需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环境,解开衣领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救护人员要穿戴好防护设备,以免在救治过程中中毒,并对有毒的环境进行通风等操作来消除空中的有毒物质;针对皮肤接触中毒的情况,应立即清理掉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的水持续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部位,以减轻其对皮肤的刺激;针对毒蛇、毒蜂等蚊虫叮咬导致的中毒,及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避免用嘴吸血的方式接触伤口,导致进一步中毒。
2.2评估患者中毒情况
将患者带离有毒环境后,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中毒的情况,包括既往病史、中毒时间、中毒原因以及毒物剂量等,并保留好毒物证据,比如药品或药瓶、剩余食物、化学品名称和浓度等,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救治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快速的制定质量方案。即使无法了解清楚患者的中毒情况,也不要耽误送医,可向医护人员描述中毒环境特征,或者携带患者的呕吐物、被污染的衣物等让医生进行专业化验。
2.3及时送医就诊
对于急性中毒而言,中毒后1-2小时是其黄金抢救时间,进行初步急救后,应该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或原地等待救护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症状加重后在就医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给患者带来终身的损伤或死亡。在送医或等在救护车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如呼吸、心跳情况、意识是否清醒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年龄、中毒相关情况、病史以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等,以便医护人员在后续的救治过程中能更准确的判断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4通过医疗手段治疗中毒
在中毒事件中,及时采取医疗手段干预是治疗中毒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洗胃、导泻、使用解毒剂等。
洗胃在临床医学上应用是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清洗患者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一般来说,在中毒后6小时内进行洗胃最有效。通过将胃管插入患者食道,抽取出胃内容物之后,再用温水彻底清洗胃部,以保证毒物没有残留。但需要注意,中毒程度比较轻的患者和毒物毒性比较弱的情况下,洗胃的治疗效果比较弱,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导泻在清除患者肠道内毒物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可口服500毫升25%甘露醇进行导泻,此药物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肠道内毒物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缓解中毒症状。但是,在使用导泻剂时,需密切关注排便情况,防止脱水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特殊患者群体,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因身体的特殊性,在使用导泻剂前需咨询医生,并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根据患者中毒的类型、毒物情况,选择适宜的解毒剂也可以有效促进毒物排出体外。比如,二氧化硫中毒时,可以使用碳酸氢钠作为解毒剂;煤气中毒时,医生通常采用高浓度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此外,解毒剂的使用需要结合患者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3.做好预防措施
急性中毒发病快、危害大,比起急救,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不同的人群应该做好不同的预防方案。
针对大多数人来说,需要做好日常家庭防护。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将药片、农药、清洁剂等标记清楚,并妥善存放于较高位置,以防止家里其他人不注意查看说明而误食;日常饮食上,要确保食材的安全性,不要随便食用野生蘑菇、未煮熟的豆角等。
针对有毒作业的人群,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减少身体暴露在有毒环境中的几率。同时,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及时处理。此外,应增强其安全意识和中毒急救措施,以便在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够快速应对,为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结束语
急性中毒虽然事发突然,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但只要进行科学的急救措施,做好护理和预防工作,就能降低急性中毒的风险。面对中毒,首先要将患者转移出有毒环境,然后用科学的医疗手段进行急救,这是正常情况下最安全的选择。同时,我们应该向身边的人讲解急性中毒的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救命技巧”,一起守护自身及身边人的健康!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