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承办的“科普课堂进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在新湖街道云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一场主题为“智启未来|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科普宣讲吸引了80余名社区青少年、家长及居民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科技感十足。
活动伊始,讲师巧妙地从居民最熟悉的场景切入——“手机语音助手应答指令”“刷脸支付瞬间完成”“购物平台精准推荐”,用这些日常应用生动地诠释了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让机器学会“看”(视觉识别)、“听”(语音理解)、“说”(自然对话)、“思考”(逻辑决策)和“学习”(数据驱动)。轻松易懂的开场瞬间拉近了高深技术与居民日常生活的距离,引发了在场80名观众的浓厚兴趣。
穿越七十年,见证AI崛起
讲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人工智能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从图灵提出“机器能否思考”的哲学之问,到达特茅斯会议点燃早期曙光;从遭遇算力瓶颈而陷入的“寒冬”,到因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突破带来的复兴;直至2020年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掀起全球浪潮。通过关键事件动画的生动演绎,参与者仿佛亲历了这场人类探索机器智能的壮阔征程。
聚焦当下:智能浪潮奔涌而来
生成式AI惊艳创作: 通过“学习规律,创造新知”,AI在文本生成、图像创作、视频制作乃至编程领域的强大能力令人惊叹。活动现场的提示词实时生成演示,让文字或图像在指令下“跃然屏上”,引得现场居民阵阵惊呼。
机器人走进现实: 从工厂精准操作的机械臂到医疗领域辅助手术的机器人,特别是展现低成本、高灵活度人形机器人应用的视频,直观地让居民们看到了AI如何从虚拟世界“走入”并赋能我们的实体生活。
展望未来:机遇与责任并存
面对AI即将重塑的未来图景——机器有望在2026年自主探索科学、实用化机器人可能在2027年迎来爆发、生成式AI或于2030年前逼近人类创造力——讲师引导在场居民深入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AI素养”以应对变革?如何共同应对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讲师呼吁大家将AI视为增强能力的“智能助手”,善用工具激发创造力,在拥抱技术效率的同时,不忘守护人文的温度,携手塑造一个更加公平、繁荣的智能未来。
在问答环节,热情参与的居民就“AI会取代人类工作吗?”、“如何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等热点问题积极提问,讲师一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前沿机器人应用短片与生成式AI的实时演示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惊叹声、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本次科普课堂通过生活化的解读、可视化的呈现、强互动的设计,成功地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社区居民可感、可知、可体验的“身边科学”。活动不仅点燃了青少年探索科技奥秘的热情,更有效提升了参与者面对智能时代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来源: 做科普 我们是认真的